貝森特4招重塑美國債務大計畫 歷史殷鑑不遠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財政部長貝森特(左)推動的全面關稅、壓低利率及穩定幣政策,令人想起18世紀蘇格蘭經濟學家約翰·羅(John Law)造成的通膨金融危機。美聯社
在華盛頓特區美國財政部大樓外面,矗立着一座莊嚴的雕像,紀念任期最久的美國財長加勒廷(Albert Gallatin )。這位美國開國元老透過發行創新的國際債券,爲1803年聯邦政府購買路易斯安那州籌資。這記財政妙招使剛獨立不久的美國領土面積擴增一倍以上,併爲美國在下一個世紀的主權信用奠定基礎,這座紀念碑上刻着「財政天才」的銘文,是對其功績的最佳寫照。
如今美財長貝森特肩負的任務,遠比逾200年前加勒廷坐鎮財政部時艱鉅許多。美國在1803年購買路易斯安那州時花了1,500萬美元,相當於今日約160億美元。相較之下,國會預算處(CBO)估計,國會日前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將使聯邦政府未來十年的融資需求增加3.4兆美元。貝森特想要打破財政循環的做法,不禁令人想起了一位較具爭議的公共財政先驅:18世紀蘇格蘭經濟學家約翰·羅(John Law),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場通膨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