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ESG創新推「AI回收」換魚飼料 1個月就累計破萬寶特瓶
▲北榮導入智慧回收機打造「回收兌換 × 生態循環」永續新模式。(圖/臺北榮總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北榮總今舉辦臺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院長陳威明特別分享北榮ESG創新節能減碳政策,其中更導入「空瓶回收機」,提供兌換忘憂湖魚飼料,一個月就回收一萬多瓶寶特瓶、將近1萬顆電池,另也推動節能建築、低碳飲食、無糖餐點、綠色採購和醫療廢棄物減量。
今日活動包括總統賴清德、總統府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教授都親自出席。陳志鴻指出,全世界都面臨極端氣候影響,極端氣候衝擊社會,氣候危機也是健康危機,會影響個人健康,進而衝擊醫療體系韌性,政府現在有做健康臺灣深耕計劃,計劃5年投入近489億,讓全國醫界集思廣益提出好的計劃,做綠色醫療的升級。
陳威明指出,大家已經感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全世界各國都有莫名豪雨成災,包括印度、韓國、日本、中國等地都有巨大洪災,面對這樣的狀況不得不重視,臺灣醫界在國家總碳排站了4.6%,高於全世界4.4%,所以臺灣醫界應該更團結,共同努力面對極端氣候,做節能減碳。
陳威明說,今天的活動有75家醫療院所參加,表示大家對這議題非常關係,北榮被指定爲國家三大領頭節電的公立醫學中心之一,有更多的責任,院內的重粒子中心是「吃電怪獸」,一年要3000多萬電費,院內總電費一年要4億多,但當時已經超前部署,在其他地方都有在持續節能減碳,包括節能建築、院區綠化。
陳威明強調,在員工福利方面,不只提供醫事人員便利且環境優美的員工宿舍,也提供全院同仁就醫優惠,而近年來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下,托幼設有榮光幼兒園以及院外13家合作幼兒園,託老照護院內設有遊憩居日照中心,同時也受臺北市政府委託經營稻香日照中心,讓同仁工作時能無後顧之憂。
另外,現今AI科技的蓬勃發展下,院內藉由北榮一號雲的建置,不僅將諸多繁雜的行政流程數位化管理,也大力推行醫療AI的開發。陳威明強調,制度可以改變,但價值要堅持,唯有醫界共同推動,才能爲下一代打造具韌性的醫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