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瀕危哺乳動物之一竟驚人復甦,背後故事

北美洲最稀有的哺乳動物,人們曾以爲它滅絕了,還不止一次,而是兩次呢。不過現在,它的種羣數量正在顯著恢復。黑足雪貂(Mustela nigripes)是北美洲大陸本土唯一的雪貂種類。它體型小巧光滑,體長在1.5英尺到2英尺之間。

黑足雪貂很適應它的環境,視覺、嗅覺和聽覺都特別厲害,但它們從未有能力應對來自人類的威脅。歐洲人在北美洲定居後開始大規模西進,美國草原上的生活就被徹底打亂了。大平原肥沃的土地被改成了農場,野生動物沒了棲息地。新來的農民和當地的草原犬鼠種羣尤其合不來。這些穴居的齧齒動物被當成害蟲,爲了騰出地種莊稼,大量的草原犬鼠被殺害。

你可能想知道這事兒跟黑足雪貂有啥關係。黑足雪貂90%的食物都是草原犬鼠,一隻成年雪貂每年要吃100只甚至更多的草原犬鼠。95%的草原犬鼠種羣被殺的時候,黑足雪貂面臨餓死滅絕的危險,好多年來,人們也都以爲它們已經滅絕了。

20世紀初,草原犬鼠被大量地投毒和射殺,以消除它們在美國農田中的存在。黑足雪貂隨之數量銳減,到20世紀50年代末,人們普遍認爲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但在1964年,在南達科他州發現了一小羣黑足雪貂,這促使人們努力繁殖並使該物種重新繁衍。然而,這個實驗並不成功,1979年,南達科他州最後一隻黑足雪貂死亡。科學家們認爲,這個物種這次肯定滅絕了。

然後,在1981年,有了一個重大發現。懷俄明州米蒂齊鎮一個農場的主人震驚地發現,他們的狗謝普給他們叼來了一隻死雪貂當禮物。他們把雪貂帶到當地一個做動物標本的人那裡,這人認出了這個物種特有的黑腳和眼罩。野生動物研究人員來到農場,發現了一個有130只雪貂的羣落,但也存在一個大問題。疾病正在雪貂中傳播,在接下來的六年裡,除了18只之外,其餘的雪貂都死了。當時,科學家捕獲了所有的倖存者,並開始圈養繁殖。他們希望能創造一個類似於美國和加拿大開展的< a href="#">野牛重新引入計劃那樣的奇蹟。近四十年後,那18只倖存者已經發展成一個分佈在多個州、數量達數千只的雪貂羣落。

現在有多個黑足雪貂繁殖計劃正在實施,包括史密森保護生物學研究所一項由聯邦政府資助的計劃,該研究所維持着280只育齡雪貂的穩定種羣數量。自從重新繁殖工作開始以來,大約有4500只黑足雪貂被放歸野外。在撰寫本文時,有八個州設有雪貂重新引入點:懷俄明州、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堪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大平原的草原犬鼠數量也在回升。雖然北美五種草原犬鼠中有兩種仍然處於瀕危狀態,但其他三種現在被認爲是無需擔憂的。

儘管取得了這些巨大的進步,但黑足雪貂仍然面臨着人類活動給其原生棲息地帶來的疾病等重大挑戰。其中最顯著的是森林鼠疫,這是腺鼠疫的一種,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疾病流行之一的罪魁禍首。幸運的是,現在有一種疫苗已被證明能有效防止黑足雪貂感染鼠疫。全國範圍內通過繁殖計劃被放歸野外的每一隻雪貂在進入野外前都會接種這種疫苗;然而,隨着種羣數量的增加,要防止這種疾病在野生雪貂中傳播將極其困難。

1988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從一隻原始的米蒂齊雪貂(一隻名爲威拉的雌性雪貂)身上提取了DNA樣本並將其冷凍,希望有朝一日有足夠的技術來進行克隆。這一願望終於在2020年隨着伊麗莎白·安的誕生而達成了,它是北美瀕危物種中第一個成功克隆的個體。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伊麗莎白·安還活着,4歲的它已經達到了黑足雪貂平均壽命的上限。結果表明伊麗莎白·安不能生育,但威拉的另一個克隆體安託尼亞被證明能生育。2024年11月,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宣佈安託尼亞產下了三隻幼崽。其中一隻剛出生不久就死了,但剩下的兩隻,雌性幼崽西伯特和雄性幼崽紅雲,被證明是健康的。

利用威拉的DNA創造一個新的基因譜系將對拯救黑足雪貂產生變革性的影響。到現在,繁殖計劃放生的所有雪貂都只來自7個個體,一生沒生育過的威拉不在這7個個體裡。要是西伯特、紅雲以及安託尼亞這樣的其他克隆體能夠生育出一個新的譜系,這會給正在復甦的雪貂種羣注入急需的基因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