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政府驅逐的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已回國,魯比奧曾稱其憎恨美國總統

拉蘇爾已乘機返回南非,抵達開普敦國際機場 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當地時間2025年3月23日,被美國政府驅逐的南非駐美國大使拉蘇爾乘機返回南非,抵達開普敦國際機場。

拉蘇爾在抵達後發表講話表示,“我們無怨無悔地回來”。他還稱,南非不能接受美國所謂“南非白人遭到種族滅絕”的詆譭。

拉蘇爾說,“就在我們站在這裡的此刻,轟炸仍在繼續,槍聲依舊未停。如果南非不在國際法院控訴,以色列就不會被曝光,巴勒斯坦人民將失去希望。”

拉蘇爾強調,在美國期間,他和團隊嘗試了傳統外交手段,但面對美國政府的強硬外交政策,未能取得預期成果。他表示,儘管如此,南非將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不因外部壓力而改變立場。

記者獲悉,拉蘇爾將向總統拉馬福薩提交報告並彙報工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當地時間17日表示,南非駐美國大使拉蘇爾(Ebrahim Rasool)須在本月21日前離開美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4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拉蘇爾是“不受歡迎的人”,他“煽動種族情緒”,“憎恨美國、憎恨美國總統”。

布魯斯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拉蘇爾的外交特權和豁免權17日到期,他必須在21日前離開美國。布魯斯說,美國國務院已就此召見南非駐美使館人員,並給出正式外交照會解釋這一決定。

布魯斯當天還表示,美國與南非外交關係良好,希望使館工作人員能促進兩國關係發展。拉蘇爾的言論對美國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據美媒報道,拉蘇爾本月14日在南非智庫舉辦的外交政策研討會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引領全球白人至上主義運動。

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發言人菲裡17日表示,拉蘇爾目前仍在美國,會盡快離開。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17日表示,他已瞭解到美方對於拉蘇爾言論的“不滿”,雙方正在解決這一問題。

美媒認爲,美國驅逐南非駐美大使標誌着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今年2月,特朗普對南非頒佈的新版《徵用法案》表示不滿,指責南非政府“沒收土地”構成對南非白人的“種族歧視”,並簽署行政令切斷對南非援助。

原標題:《被美國政府驅逐的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已回國,魯比奧曾稱其憎恨美國總統》

欄目主編:孫欣祺 文字編輯:盧曉川

來源:作者:中國新聞社

延伸閱讀

特朗普驅逐南非大使 美媒曾着急上火:正中中國下懷

特朗普政府驅逐南非大使令兩國關係再生波瀾。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X平臺上宣佈驅逐一事時並未點明具體原因,只稱南非駐美大使“不再受歡迎”,但美聯社(AP)3月15日發表文章分析指出,特朗普針對南非的種種措施並不令人意外,從所謂“歧視白人”的《徵地法案》到巴以問題,再到二十國集團(G20)會議,美國與南非之間的矛盾太多了。

魯比奧14日透露,美國已經驅逐了南非駐美國大使易卜拉欣·拉蘇爾(Ebrahim Rasool),並稱拉蘇爾爲“種族主義政客”,指責其憎恨美國以及特朗普。這是特朗普政府針對南非採取的最新行動。

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發言人菲裡15日對南非媒體說,根據南非駐美使館14日晚發回的通知,拉蘇爾遭美方驅逐並將在72小時內回國。南非政府正在安排拉蘇爾回國事宜,將在拉蘇爾回國彙報情況並進行評估後採取下一步措施。

拉蘇爾14日在南非智庫舉辦的外交政策研討會上表示,特朗普正在引領全球白人至上主義運動。

南非總統府15日上午就拉蘇爾被驅逐一事發表聲明,稱這一事件“令人遺憾”,呼籲相關方在處理此事時保持外交禮儀。

遭驅逐的南非駐美國大使拉蘇爾

特朗普上個月已經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以南非的一些國內外政策爲由,削減了對南非的所有資助。該命令從多個方面批評了由拉馬福薩領導的南非政府,稱其在國內推行“反白人”政策,在國際上支持像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伊朗這樣的“不良行爲者”。

“南非的白人少數羣體一直是特朗普關注的核心焦點。”美聯社文章提到了今年1月南非推出的新版《徵地法案》。該法案明確了政府可在符合公共利益的條件下徵收土地,並依據該國憲法規定了與土地所有者協商和補償的程序。

由於殖民歷史和種族隔離時代的影響,白人與黑人的土地所有權問題在南非具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英國《金融時報》此前稱,目前大約四分之一的南非農田歸黑人所有,而黑人佔南非總人口的80%。這一法案隨後引起了特朗普政府的尖銳批評。

當地時間2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說,南非正在“沒收土地”,對待某些階層的人“非常惡劣”,美國“不會容忍”,並將對此採取行動。在全面調查完成之前,他將“切斷對南非的所有資助”。

出生於南非的馬斯克則指責南非炮製出“公開的種族主義所有權法”,暗指白人是受害者。

但美聯社認爲,特朗普此番指責是“錯誤的”,南非政府也進行了反駁,稱美國的批評是由錯誤信息驅動的。南非政府表示,《徵地法案》旨在解決這些歷史不平等問題,但它不會被當做“沒收工具”,而是將針對未被使用的土地。

南非的白人少數羣體一直是特朗普關注的核心焦點 資料圖

除了《徵地法案》引發的波瀾外,南非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也讓美國政府頗爲惱火。

在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南非於2023年12月向聯合國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施種族滅絕,引發美國親密盟友以色列強烈反彈。以色列不僅指責南非的這一舉動“毫無根據”,更宣稱南非是哈馬斯的“代理人”。特朗普此前也附和着以色列的說法,他質疑南非的動機,並指責南非奉行“反美”外交政策,與中俄伊和哈馬斯交好。

自種族隔離制度結束後,南非政府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事業,這可以追溯到南非首位黑人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時期。南非經常將加沙地帶和西岸巴勒斯坦人的遭遇,與種族隔離時期被限制在特定區域的南非黑人的經歷相提並論。

美國對南非的批評已經延伸到南非今年擔任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這件事上。對於南非辦會的“上心”,美國送來的卻是“扎心”。

魯比奧上個月缺席了在南非舉行的G20外長會議,並表示他將抵制11月在南非舉行的G20峰會。他還聲稱南非利用G20宣傳“多元化、平等和包容”(DEI)項目等“反美議程”。並表示他不會在這上面浪費納稅人的錢。

儘管如此,南非方面仍在釋放修復對美關係的信號。拉馬福薩辦公室15日在迴應大使拉蘇爾被驅逐一事時發表聲明稱:“南非仍然致力於(同美國)建立互利關係。”

特朗普政府有意打壓南非之舉也令美媒着急上火。

“美國可能會發現,特朗普的反應將事與願違。”彭博社2月11日曾發文抨擊特朗普“正中中國下懷”,在美國試圖與中國競爭全球資源控制權的當下,特朗普卻選擇疏遠南非這樣的非洲最大礦產儲備國,實在是怪異的政策。

彭博社認爲,南非是“全球南方”的一個重要國家,特朗普的政策一方面離間了美國與南非的關係,同時也增強了中國的影響力。中國是南非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同爲金磚國家成員,在魯比奧發聲抵制G20峰會後,中國迅速表態支持南非擔任G20輪值主席國。

在這家美媒看來,如果美國想要與中國爭奪對全球資源的控制權,疏遠南非這樣的非洲最大礦產儲備國,實在是怪異的政策。無論是暫停資助非洲和發展中國家的艾滋病毒治療項目,還是毫無根據地指責南非沒收土地,美國的這些舉動都不太可能贏得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