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媽祖上北大武山!阿猴媽祖行腳百里 全程不放鞭炮不燒金紙

慈鳳宮的媽祖安坐在特製的揹轎。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阿猴媽祖慈鳳宮迄今約300年,慈鳳宮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清原今年接任董事長後,籌辦「揹媽祖上北大武」,從11月4到8日,從屏東市慈鳳宮出發,全程步行逾百公里,一路上不燒金紙、不放鞭炮,也開啓族羣與信仰連結。

「山神、海神的千年一遇!」鄭清原也是屏東縣議員,他說,從慈鳳宮出發走到泰武鄉山林教育中心,再從山林教育中心走到檜谷山莊時,會經過大武山牌樓,此時會由排灣族長老祭司爲揹有媽祖登山的勇士加持,檜谷山莊走到北大武山登頂,登頂後再回到山林教育中心,在走下山回到慈鳳宮,全程逾百里,首次舉辦,創造原住民與漢民族信仰的交流。

鄭清原說,這次不會留下任何垃圾,會把把所有垃圾帶下山,淨山、愛山精神舉辦活動,也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爲臺灣走出平安、走出光明。

導演麥覺民說,臺灣最珍貴是多元族羣、多元文化,現在最重要是大家族羣融合,文化交流,揹媽祖上北大武非常有意義,媽祖信仰深入全臺灣,他之前去到太平山,也有媽祖遶境,過去林業人員在山上工作,也會迎媽祖,像是金瓜石、坪林、石碇等,媽祖早已深入民間信仰。

麥覺民說,希望這次全程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他過去也紀錄北大武山成年禮、也跟排灣族長老上北大武山拍攝祈福等,北大武山是全臺灣人的聖山,一起維護山林,不只是登山健行,也是環保、族羣融合、文化交流,讓大家更認識這塊土地。

「信仰與文化的同行!」泰武鄉長潘明福感動說,「揹媽祖上北大武山」不只是壯舉,也是一段動人的文化旅程,北大武山是排灣族心中的聖山,是祖靈守護的所在,也讓山與海、族羣與信仰、在此刻產生連結。將這份信仰登山精神,延伸到地方的發展與觀光,泰武鄉將在11月8、9日在吾拉魯滋舉辦咖啡文化趣味生活節。

慈鳳宮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指出,活動分登山組,青年軍與香燈腳,其中登山組須有登過百嶽經驗者,登記102人已額滿,青年組、香燈腳都還有名額,歡迎報名,報名截止日10月15日,若過程中真的走不動,會有四個定點提供遊覽車搭乘。

鄭清原也提到,今年活動舉行順利的話,明年將挑戰揹媽祖走到臺灣最南端鵝鑾鼻,揹着媽祖走到屏東最高點、與屏東最南點。

慈鳳宮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清原(中)、泰武鄉長潘明福(左)與導演麥覺明(右)今天揹神轎示範。記者劉星君/攝影

廟方人員準備將媽祖、千里眼、順風耳安放在特製的揹轎內。記者劉星君/攝影

慈鳳宮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清原(中)、泰武鄉長潘明福(左)與導演麥覺明(右)今天揹神轎示範。記者劉星君/攝影

慈鳳宮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清原(中)、泰武鄉長潘明福(左)與導演麥覺明(右)今天揹神轎示範。記者劉星君/攝影

慈鳳宮的媽祖、千里眼與順風耳屆時將會安坐在特製的揹轎中。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