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因美納:正評估影響及尋求解決方案

2月4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將美國PVH集團和因美納公司(Illumina,Inc.)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因美納公司2月5日發佈官方聲明,稱公司正對相關事情的影響進行詳細評估,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基因測序巨頭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因美納公司爲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巨頭,在其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後,2月5日,同花順基因測序板塊50餘隻股票飄紅,其中,因美納公司競爭對手之一的華大智造,其股價在春節假期後首個交易日開盤大幅上漲,股價漲幅超10%。

據商務部公告,之所以將上述兩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是因爲兩家實體違反正常的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的正常交易,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上述實體採取相應措施。

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外國實體,工作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決定採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措施,並予以公告,包括限制或者禁止其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限制或者禁止其在中國境內投資;限制或者禁止其相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等入境。

因美納官方聲明稱,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因美納長期服務於本地區市場與客戶,並致力於推動基因組學的發展以改善人類健康。因美納始終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全球運營,嚴格遵守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目前,公司正對相關事情的影響進行詳細評估,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表示,商務部的這一舉措表明,中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有能力也有決心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不會對不合理的商業行爲坐視不管,對其他試圖損害中國利益的外國企業起到了警示與威懾作用。中方的行動是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相關法律以及《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做出的,體現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依法行事的原則。

國產替代進程或加快

因美納成立於1998年,是全球基因測序領域的巨頭。據因美納發佈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2024財年前三季度,因美納實現營收32.68億美元,同比下滑3.37%,累計淨虧損14.1億美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43%。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因美納大中華區收入7500萬美元,同比下滑23%。從近年來看,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因美納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理想,大中華區收入已連續多個季度下滑。

華大智造和因美納是直接競爭對手。據華大智造2024年半年報數據,近幾年來,基因測序行業仍呈集中度較高、龍頭企業競爭力強且市場份額大的格局特點,華大智造、Illumina、Thermo Fisher市場佔有率合計近90%(按收入口徑計算)。另據灼識諮詢數據,2023年,華大智造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7.3%,打破了Illumina的國內壟斷地位。國內測序設備新增裝機的市場份額,華大智造已經連續兩年超過Illumina、位居國內第一。

華大智造和因美納此前因專利糾紛多次對簿公堂。據華大智造招股說明書,自2019年開始,因美納在20個國家和地區對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經銷商、客戶發起或可能發起專利、商標侵權訴訟案件。華大智造涉訴產品海外銷售受影響。

2022年5月,在美國與因美納的專利侵權訴訟糾紛案件中,華大智造勝訴,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院宣判,因美納故意對華大智造的“雙色測序技術”專利侵權,其反訴中提到的專利全部被判無效,華大智造獲得3.34億美元賠償。此後雙方達成和解,因美納向華大智造子公司支付3.25億美元的淨賠償額,華大智造撤銷在加州北部地區法院對因美納的反壟斷訴訟,因美納獲得華大智造的“雙色測序技術”系列專利授權。雙方未來三年在美國境內將不會就專利侵權以及違反美國反壟斷法或不正當競爭起訴對方及其客戶,也不對現有測序平臺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對於上述事件將帶來的影響,華大智造目前暫無迴應。但從股市表現來看,2月5日,華大智造以43元/股高開,截至午間收盤上漲至45.59元/股,漲幅14.09%。基因測序板塊指數上漲2.04%,截至午間收盤爲1628.95點。

鄧勇分析指出,因美納此前佔據全球基因測序儀市場70%以上的份額,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後,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受限,原有的客戶資源和市場份額出現空缺,爲國產測序企業如華大智造、齊碳科技、真邁生物等帶來了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依賴測序設備的下游基因檢測服務商如貝瑞基因、諾禾致源等,可通過轉向國產設備降低採購成本,提升利潤率。同時,測序儀所需的試劑、耗材及分析軟件需求將向菲鵬生物、達安基因等國產廠商傾斜,推動國內相關配套產業鏈企業發展,加強產業協同。

此外,鄧勇指出,基因數據涉及國家安全,因美納公司被限制後,國產替代進程加快,可降低數據外流風險,如華大智造的測序儀已實現本地運行數據管理,能更好地符合國內監管對數據安全的嚴格要求。長期來看,政府可能會加大對基因測序行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全產業鏈國產化,形成從設備到服務的完整生態,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