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拉倒後塵封11年 國父銅像重新矗立二空新村園區

11年前被拉到的國父銅像重見天日,矗立在仁德區二空新村文化園區。(曹婷婷攝)

民衆專程騎機車來跟國父銅像合影。(曹婷婷攝)

2014年湯德章紀念公園內國父銅像遭「公投護臺灣聯盟」召集人蔡丁貴號召羣衆拉倒,市府修復移置柳營科技園區典藏,塵封11年之久,期間國民黨屢要求讓國父銅像重見天日,今年爲孫中山逝世100週年,國父銅像近日重見天日,豎立在仁德區「二空新村文化園區」。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此次孫文銅像設置於二空新村文化園區,不僅補充園區原有展覽內容,更進一步作爲臺灣多元歷史發展見證,讓民衆在認識二空眷村文化同時,也能理解歷史不同面向,深化園區文化價值與教育意義。

這幾天陸續有民衆得知國父銅像移置於此,專程前來拍照,「很有意義!」文化局說,銅像於3月9日揭幕,當地仁和里民也在銅像底座寫下「供後人景仰追懷」等文字。

文化局指出,孫文銅像原於1965年爲紀念孫中山百年誕辰,由臺南各界發起設立於當時的民生綠園(現爲中西區湯德章紀念公園)2014年因民間行動而被移除,後遷至文化局柳科典藏中心保存,二空園區2024年7月正式開幕,園區規畫深入呈現從日據時期的空軍補給總庫,到戰後國民政府遷臺以及在地居民共同形塑的空軍眷村文化與地方歷史,將銅像設置於此,補充了園區原有展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