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偉:機器的“計算”與“算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2025-06-24 17:12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第186期“經濟每月談”,會議主題爲“‘人工智能+”的實踐和前景”。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偉提出,機器不只是“計算”的工具,我們更致力於讓機器學會“算計”人類的倫理溫度與情感邏輯,賦予機器更多人性化的特質。18世紀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曾提出:我們能否從客觀事實中推導出主觀價值?這一問題在當今人工智能時代尤爲關鍵。大型AI模型主要處理客觀事實,而人類的主觀價值,如道德、法律和倫理,卻難以用數學模型精確表達。如何將二者有效結合,實現主客觀融合,成爲亟待解決的人機問題。

在人機交互領域研究中,劉偉提出了“計算+算計”“態勢感知+勢態知感”,發展“人-機-環境”系統智能網絡等前沿組合概念。其中,“計算”,指基於數學模型、規則及統計概率,通過數學方法求解;“算計”,則涉及複雜、無序問題,依賴人類智慧與籌劃。探索的這個生態系統涵蓋人、機、環境、系統與智能等多個維度。“人-機-環境”系統的核心在於:人的“算計”處理模糊、價值判斷問題,如倫理決策;機的“計算”高效執行確定性任務,如數據處理;環境則提供社會、自然等多元場景的融合平臺。

腦機接口僅僅是人機交互領域的一個細分方向。人機交互可細分爲兩個層面:“脖子以下”的交互,主要聚焦於生理與物理層面的操作,像日常人們使用鼠標、鍵盤等,都屬於這一範疇。“脖子以上”的交互被稱爲“人機混合智能”,腦機接口技術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機混合智能的核心在於將人腦與電腦深度融合,這不僅涉及人與機器的簡單結合,還與環境因素緊密交織。

責編: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