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防推出一攬子便民利企措施 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正負面清單

面向社會公衆舉辦的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展覽展銷、招聘會、遊園會等大型羣衆性活動,無需消防部門審批(備案);在減少入企檢查方面,每年公佈檢查計劃,每月公佈檢查單位名錄,未列入檢查計劃或無法定事由的,不進行檢查……6月30日下午,北京市消防救援局、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優化營商環境以及安全生產形勢等相關內容。

大型羣衆性活動無需消防備案減少入企檢查每月公佈名錄

北京市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李雲浩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爲深入打造“北京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北京市消防救援局以“企業支持、羣衆滿意、社會認可”爲目標,即日起在全市開展“優化消防服務護航經濟發展”專項行動,在消防監督檢查、行政許可、規範執法等環節推出一攬子“便民利企”措施。

在迴應企業關切方面,面向社會公衆舉辦的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展覽展銷、招聘會、遊園會等大型羣衆性活動,無需消防部門審批(備案),無需向消防部門提交證明材料。消防部門指導主辦方、場地方按照“一事一策”原則,完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需要通過外擺攤位開展臨時性促銷售賣、展覽展示、餐飲服務、產品發佈等商業經營活動,由商圈(商場)管理運營單位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無需消防部門審批(備案),消防部門可協助指導企業劃定活動區域。

在減少入企檢查方面,每年公佈檢查計劃,每月公佈檢查單位名錄,未列入檢查計劃或無法定事由的,不進行檢查。消防監督人員入企現場檢查時,必須“掃碼報到、亮碼通知、照單檢查”,企業對不按規定掃碼、不出示檢查碼的,可拒絕接受檢查。消防監督抽查、專項檢查、聯合檢查等不同形式的檢查,能合併實施的進行合併,對於同一建築物(羣)內有多家消防重點單位的,一次全部檢查,不再分次檢查。固化現有的消防控制室值班點名等七類非現場監管場景,應用物聯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手段,拓展非現場監管場景,年內實現非現場檢查量佔檢查總量的60%以上。

優化審批政策精簡申請材料明確16項柔性執法免罰清單

北京市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李雲浩介紹,在提升行政審批效率方面:

一是優化審批政策。商場、市場內已投入使用營業的店鋪,因換季、品牌升級等原因僅在營業範圍內調整、更換或增加展櫃、桌椅等物品的,無需重新申報消防安全檢查。對於縮小經營面積,其保留使用部分未進行裝修改造且符合安全疏散標準的,無需重新申報消防安全檢查。

二是精簡申請材料。對於僅變更場所名稱、法定代表人的公衆聚集場所,無需提供平面佈置圖和消防設施圖。

三是提供便捷服務。申請公衆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可以通過“北京市政務服務網”或“京通”APP進行線上申請、查看辦理進度、獲取電子證照。消防部門自受理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告知辦理結果。

四是強化審批協同。與住建部門消防驗收(備案抽查)“結果互認”。同時,公衆聚集場所在申請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備案)時具備投入使用、營業條件的,可一併申請辦理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

在嚴格規範執法行爲方面,明確“無錯不罰、履責不罰、輕微不罰、首違不罰、首查不罰”等16項消防柔性執法免罰清單。

結合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消防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正負面清單

北京市消防救援局結合企業反映較多、關注較爲密切的問題,制定了消防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正負面清單。

(一)正面清單

1.依法申辦舉辦大型羣衆性活動,無需消防部門審批(備案)。

2.商圈(商場)管理運營單位依法依規組織開展促銷、外擺活動,無需消防部門審批(備案)。

3.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含本數)以下的公衆聚集場所在投入使用、營業前可不辦理消防安全檢查;申請人主動申請辦理的,消防部門予以受理。

4.對於未列入檢查計劃或無法定事由的,企業可以拒絕接受消防部門入企檢查。

5.消防部門不限制餐飲烹飪及傳統工藝製作使用燃氣、果木、炭火等明火。

6.消防部門不限制新能源電動汽車在商場、停車場(庫)等區域“展示、停放、充電”。

7.消防部門安排專人負責“服務包”企業的對接聯繫和訴求解決。

8.消防部門接受企業單位預約,上門開展消防技術指導服務。

(二)負面清單

1.嚴禁無計劃檢查、不掃碼檢查和重複檢查。

2.嚴禁要求監管對象準備書面彙報材料或者要求法定代表人陪同檢查。

3.嚴禁對適用“無錯不罰、履責不罰、輕微不罰、首違不罰、首查不罰、從舊不罰”等柔性執法措施的主體實施處罰。

4.嚴禁對未進行裝修改造或雖裝修改造但按照本市規定無需增設消防設施的既有建築,依據現行消防技術標準責令整改或行政處罰。

5.嚴禁以消防安全爲由影響、干擾企業正常經營活動。

6.嚴禁以消防安全爲由禁止、限制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商業活動。

7.嚴禁指定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消防產品、油煙道清洗企業及消防物聯感知設施、品牌、銷售單位、安裝施工單位。

8.嚴禁行業協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壟斷市場和擡高價格。

推動超10萬輛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累計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41.64萬個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車廣傑通報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時介紹,1月1日至6月29日,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亡人事故129起、137人,同比分別下降5.7%、1.5%,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城鎮燃氣方面,中心城區非居民用戶液化石油氣全替代,新裝安全配件12.3萬戶,新排查消除管線佔壓隱患1028處。電動自行車治理方面,新建充電接口3.1萬個,推動超10萬輛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查處交通違法行爲43.5萬起。施工動火作業方面,報備動火點位98.7萬餘處,同比上升3.8%,引起火災起數同比下降27.7%。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方面,累計建成充電樁41.64萬個、換電站310座、超充站517座,發現整改問題隱患524個。危險化學品方面,重大危險源企業關鍵點位監測預警全覆蓋,4家油庫開展數字化智慧化試點建設。

在推進“小切口”專項治理方面,覈驗經營性自建房“雙疏散通道”12萬棟,達標率86.75%。完成199個老舊高層住宅小區電梯智能阻車器及7979套室內充電監測報警器安裝工作,搬離“進樓入戶”電動自行車3.6萬餘輛。

截至6月26日,全市13.46萬家生產經營單位中,已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生產經營單位10.27萬家,其中,危險化學品、化工、建築施工、電力等重點行業企業5.8萬家已全部完成機制的建立工作;累計通過內部報告發現隱患7.62萬項,整改隱患7.49萬項,企業發放獎勵金539.04萬元。

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回答媒體提問時介紹,城管執法部門按照全市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相關工作要求,主要圍繞燃氣安全、地下管線安全、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電力安全、供熱安全、生活垃圾設施及建築垃圾運輸消納安全、環境秩序等方面開展執法。今年以來,全市城管執法部門發現並責令清除安全隱患3.78萬餘處,立案查處相關違法行爲6300餘起。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編輯/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