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數字安全產業規模破千億元
北京日報訊(記者 孫奇茹)昨天,第十三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AI 2025)在京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目前累計備案上線大模型132款,全國佔比超三成,穩居全國首位。在數字安全方面,北京產業規模全國領先,達1046億元,佔全國總量的48%,營收規模排名前十的企業北京佔6家。
推動AI技術和數字安全融合發展已成爲助力數字化建設、提速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大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要深化行業大模型協作,破解“最後一公里”難題。同時,面對日益嚴峻複雜的威脅態勢,傳統被動、碎片化的安全防護已力不從心,亟須根本性變革。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的強大能力,推動安全防禦從“事後補救”向“事前預警、事中阻斷”的主動免疫模式躍升。
隨着人工智能發展進入下半場,智能體技術加速突破實驗室邊界,深度融入產業核心領域,成爲驅動產業變革的關鍵引擎。與此同時,智能體黑客的出現加劇了網絡攻防的不對稱性,人工智能之於網絡安全既是風險也是機遇。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表示,要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潛力的同時確保其發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使其成爲守護安全造福人類的國際公共產品。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進一步分析,AI技術的深度滲透正重構網絡安全攻防格局,過去可能“一將難求”的黑客,如今可通過AI訓練出“智能體黑客”,這類自動化攻擊工具能自主完成系列攻擊任務,且依託算力可批量複製,一個人類黑客甚至能管理數十、上百個智能體黑客,升級爲“超級黑客”。面對這樣的重構格局,周鴻禕提到,安全智能體正在成爲破局關鍵。
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姜洪朝表示,北京將充分發揮首都核心優勢,積極探索數字經濟改革發展模式,以科技創新爲引擎,構建“人工智能+數字安全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爲打造中國數字經濟“北京樣板”、全球數字經濟“北京標杆”提供有力支撐。
從學術界權威學者到企業界創新領袖,從知名機構專業分析師到政府智庫戰略專家……大會在京匯聚全球頂尖AI與安全專家,將打造20餘場技術及產業論壇,輸出圍繞經濟、社會、產業發展的前瞻觀點,助力智能體時代數字安全的躍遷升級。
數說
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姜洪朝介紹,北京數字產業優勢突出,創新實力雄厚。
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7.5%左右,有力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方面,北京已聚集全國超40%的頂尖人工智能人才,人工智能企業突破2400家,核心產業規模近3500億元。截至目前累計備案上線大模型132款,全國佔比超三成,穩居全國首位。
在數字安全方面,北京產業規模也實現全國領先,達1046億元,佔全國總量的48%,營收規模排名前十的企業北京佔6家。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