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走進161個工地宣講保障工資支付政策

新京報訊(記者葉紅梅)2月16日,記者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全市近一週共組織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300餘人次走進161個項目工地,宣講保障工資支付相關政策,發放宣傳手冊近1萬份,政策宣傳覆蓋開復工10餘萬名農民工。

據瞭解,隨着春節假期結束,北京市工程建設領域迎來複工復產高峰。爲推動項目高效有序復工復產,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勞動報酬權益,助力一季度“開門紅”,全市各級人社部門組織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走進轄區復工項目工地,深度宣講《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講解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相關政策,現場解答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勞資問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管領導帶隊赴東城區面向復工項目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宣講,實地查看寶華里房改帶危改小區項目施工現場,要求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嚴格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各項制度措施,加強源頭預防,保障農民工勞有所得。

據介紹,爲架起復工“快車道”,北京市人社部門在項目復工前、項目復工時和項目復工後採取了一系列舉措。項目復工前,人社部門積極對接勞務協作省份,協助組織復工專列,精準對接供需,有力支撐企業復工復產。重點對年前存在結算糾紛或達成協議的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防止欠薪風險反覆,從源頭預防拖欠工資問題發生。

項目復工時,人社部門深入工地進行勞動用工政策宣講,查看項目保支制度落實情況,幫助企業提升勞動用工管理效率。嚴格落實包片監察員制度,完善非現場監管舉措,防範化解企業勞資糾紛。

項目復工後,人社部門加強日常監管,重點抓好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12345熱線和12333熱線、勞動保障維權“二維碼”以及舉報投訴接待服務窗口等線上線下渠道欠薪線索訴求辦理,及時處置問題線索,有效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