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共建“一帶一路”直通車綜合服務平臺正式掛牌

中新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呂少威)爲助力企業安全有序“走出去”,北京市共建“一帶一路”直通車綜合服務平臺(下稱“服務平臺”)11日正式掛牌,圍繞政策溝通、資金融通、人才相通等領域,提供權威的“一站式、綜合性”服務。

聯通線上線下兩個平臺

服務平臺線上服務從便捷度、易用性考慮,選擇了輕量化的小程序形式。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北京直通車”,即可一鍵直達,獲取更多信息服務。線下服務目前設有3個會客廳,分別是信保會客廳、CBD會客廳和數字絲路會客廳,爲企業提供諮詢、交流、活動場所。企業可通過“北京直通車”小程序“諮詢預約”報名入口提交需求“點單”,後臺“接單”後,將安排政府部門、服務機構等相關人員提供“零距離”服務。

實現三大分區清晰指引

在實用工具區,服務平臺突出可視化、便利化、焦點化,集成了13個功能模塊。主要功能包括政策指南、專業服務、風險防控服務、金融對接服務等。在特色專區,主要是挖掘首都優勢,打造分類精準、內容聚焦的專題服務板塊,包括各類活動預告、資金支持政策發佈等。後續還將發揮北京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發展優勢,打造人工智能、ESG等服務專區。

在最新資訊區,國際市場專欄立足全球視野,實時追蹤國際市場機遇、新興市場需求,解析全球風險事件動態,梳理境外項目案例,助力企業借鑑經驗、預判風險、捕捉商機。國內動態專欄跟蹤國內要聞,關注各類政策發佈,動態更新重大會議情況、發佈出海企業關注的招商引資活動情況,傳遞國家政策風向。北京發佈專欄展示北京品牌,彙集國際交往合作、科技創新突破等多維實踐案例,發佈最新政策資訊、各大活動會議報道,展現北京風采。

提供“五找”核心服務

找政策方面,服務平臺設立政策指南和投資備案等模塊,涵蓋共建“一帶一路”公開政策文件、境外投資備案重要規章制度等,力求解決企業對於政策文件“找不到、看不懂、用不好”問題。比如以流程圖的形式清晰展示發改、商務等部門備案流程,便於企業一站式學習瞭解。

找服務方面,服務平臺設立專業服務、商事調解等模塊,與法律、會計、信息服務、工程諮詢、會展等各大協會對接,梳理國際化水平高、有相關先行服務案例、有意願提供公益化和市場化服務專業服務機構。目前共彙集法律服務、會計評估、會議展覽、市場諮詢等12大板塊60餘家國際化服務機構,系統展示機構介紹和服務案例,爲企業與專業服務機構搭建交流平臺。

找信息方面,服務平臺依託中信保風險管控體系,開放性植入國別指南、風險動態、資信紅綠燈等特色產品,同時聯通外事部門“境外服務寶”、貿促部門“貿法通”等小程序內容。比如企業人員可通過資信紅綠燈查詢交易對象的既往信用記錄;通過國別指南,可瞭解174個出海目的國家政治經濟狀況、政策動向及行業發展等關鍵風險資訊,助力企業完善風險管控體系。

找資金方面,服務平臺設立金融產品、牌價查詢等模塊,展示政策性金融機構及商業銀行的各類政策性金融工具、跨境融資產品,多角度助力企業匹配多元化資金來源。找夥伴方面,設立合作央企模塊,同時加載合作高校、人才服務信息等,希望助力企業抱團出海、乘風破浪。

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北京品牌

北京作爲首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

北京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企業“走出去”的足跡遍佈全球六大洲139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領域涉及國民經濟統計體系的18個行業。

北京高精尖產業特徵凸顯,科技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對外投資額常年名列前茅;人工智能、新能源、商業航天、生物醫藥等新技術領域一批影響力大、美譽度高的國際品牌和企業加快成長,一批領軍企業憑藉核心技術、卓越管理、深厚積澱,成功在國際市場脫穎而出,產品受到當地市場歡迎。基礎設施領域技術研發、諮詢設計、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全產業鏈優勢持續發揮,參與肯尼亞蒙內鐵路、巴基斯坦瓜達爾國際機場、印尼雅萬高鐵等重大工程,實施了一批機場、陸港、道路項目。

該負責人說:“我們希望直通車平臺不僅是一個豐富的信息超市,也是一個高效的市場對接渠道,更是一個共商共享、互助共贏的合作平臺。下一步,我們將久久爲功,在品牌培育、要素保障、構建全週期服務體系等方面發力,持續做好政策支持,助力更多北京產品、北京服務、北京智造‘走出去’,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北京智慧’和‘北京方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