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場項目創投終審路演舉行 創作者熱議電影如何贏回更多觀衆

北京日報訊(記者 邱偉)昨天,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項目創投終審路演正式舉行。北影節創投今年全新打造“青創Young力場”,致力於推出一個青年影人與項目落地孵化的平臺,幫助創作者邁向電影夢想。在終審路演現場,擔任評委的陳思誠、張冀、董潤年、饒曉志、許月珍、張子楓等電影人在鼓勵青年創作者的同時,也在熱議短視頻和微短劇流行的當下,電影如何能贏回更多觀衆。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項目創投經過初審、複審會議,最終從507個項目中甄選出19個劇本項目、6個製作中項目、2個體育項目以及3個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推薦項目,入圍項目涵蓋多種題材,展現了多元創意與文化交融。

創投現場首個登臺的項目《談談情,開開車》是一部“銀髮青春片”,編劇、導演李璇說,這個故事起源於一則新聞:國內取消了駕考年齡限制,不少老人都想去學開車。李璇發現,許多老人考駕照不只是爲了開車,也希望以此找到重新與社會建立連接的鑰匙,比如這部電影的女主人公金茂芳就是一個處於“青春叛逆期”的老太太,她想去學開車、海釣,自由地揮灑時光。電影用輕鬆的表達方式,表達了女性對於自身困境的突破。

導演、編劇董潤年認爲,關注老年羣體非常有社會意義,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刻畫都很豐滿也很可愛,故事很完整。導演、編劇、監製饒曉志表示,“銀髮青春片”讓人非常感興趣,這樣的劇本可以幫助人們從更廣的角度去理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態、精神狀態。

青年演員張子楓提出,如果從金茂芳女兒的角度入手,故事會有不一樣的視角,這也是她作爲觀衆想看到的。導演陳思誠也認爲,去年,《好東西》和《出走的決心》兩部女性題材電影比較火爆。《好東西》的視角偏現代青年女性,這樣的視角加上喜劇感,市場反應就會更好一些。《出走的決心》的視角偏中老年女性,雖然完成度很好、口碑也很高,但確實在市場方面會遇到一定風險。

陳思誠建議,這是李璇作爲導演的第一部片子,應該更多考慮未來的市場性。目前,老年人題材在整個電影市場較少,大部分老年人被短視頻和短劇市場影響,這個羣體還不能說是電影忠實的觀衆。對於這部“銀髮青春片”,陳思誠認爲影片還可以表現得更加“張狂”,衝突性、喜劇性、人物的極致化可以再往上拔一拔。“現在的劇本中,很多喜劇的東西埋在生活細節瑣碎的臺詞裡。我們面對的是已經被短視頻這些極度‘狗血’的內容不知不覺影響的觀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電影如何能贏回更多的觀衆。”

編劇、導演黃藹怡帶來的科幻喜劇《宇宙心流指南》也引發了評委的熱烈討論。對於這部充滿奇思異想和存在主義哲學意味的作品,饒曉志建議可以先排個話劇,導演通過排話劇跟演員合作,可以找到更多有趣的新思路。在編劇、導演張冀看來,電影市場很殘酷,現在大家都在聊“下沉”,但是電影人也應該瞭望星空,“如果你不一樣,這個世界就會不一樣,如果你不一樣,電影就會不一樣。”

陳思誠建議這個電影不要着急做出來,作品有一個非常好的種子,可以慢慢打磨得更有意義、更有意思一些,深入淺出地把創作者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埋進去,“電影最重要的還是要給這個世界溫暖,我們這些創作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給予這個世界所有跟我們發生關係的那些觀衆片刻的溫暖、片刻的感動。”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