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鏈條精準扶持打造醫健產業集羣
原標題:180餘條在研管線以硬核實力爲未來產業格局提供“昌平動能”
全鏈條精準扶持打造醫健產業集羣
北京市日前發佈《北京市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促進未來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將通過16條措施,促進未來產業實現從研發創新、企業生成、業態培育到集羣化規模化發展,支撐北京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未來健康產業作爲六大重點領域之一,承載着驅動產業升級的重要使命。記者日前走進昌平區生命科學園注意到,在這裡,180餘條細胞與基因治療在研管線,以硬核的研發實力成爲支撐北京未來健康產業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力量,爲全市未來產業格局提供着強勁的“昌平動能”。
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神濟昌華的實驗室裡,針對漸凍症的全球首創新藥SNUG01正加速推進臨牀試驗。這款源於“失敗實驗”的突破——團隊發現小鼠體內特殊保護基因的機制,已獲得美國FDA臨牀試驗許可,有望爲全球漸凍症患者帶來希望。與神濟昌華聚焦基因治療不同,宣武醫院孵化的慧心醫谷則在細胞治療領域嶄露頭角。其研發的iNSC-DAP幹細胞療法,讓帕金森患者術後從無法站立恢復至能做簡單家務,實現了臨牀療效的重大突破。
這樣的創新故事在昌平不斷上演。目前,昌平區已聚集40餘家細胞與基因治療重點研發企業,覆蓋CAR-T、基因編輯、mRNA等前沿技術,180餘條在研管線涵蓋血液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個領域,形成技術創新的“集羣效應”。
談起神濟昌華的創業路,神濟昌華聯合創始人、CEO彭林感慨良多。一款創新藥發現靶點只是第一步,從實驗室到產品線,中間需要漫長的時間驗證,更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焦慮之際,位於昌平生命科學園的孵化平臺飛鏢國際創新平臺向神濟昌華打開了大門。“在飛鏢的一年時間裡,我們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完成了從0到1的過程。”彭林說。如今,從飛鏢順利“畢業”的神濟昌華已經擁有了自己完備的實驗室,但還在使用園區配套的動物房,“我們做實驗需要用到大量動物,自己建動物房成本高、飼養難度大,園區的動物房就在我們樓下,非常方便。”神濟昌華工藝開發部一位負責人說。
從全球首創靶點藥物到幹細胞治療的臨牀突破,從全鏈條服務平臺到精準政策支持,昌平區正以“創新策源地”與“產業承載區”的雙重身份,成爲北京打造世界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羣的核心支點。隨着更多像SNUG01、iNSC002注射液這樣的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臨牀,昌平將持續爲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的“萬億級”發展目標提供堅實支撐,書寫生物醫藥創新的“北京答卷”。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