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強降雨已致30人死亡,多區衛健委提醒
據新華社、《北京日報》今早報道,北京本輪極端強降雨造成重大災害,北部山區損失嚴重。
本輪強降雨以來,截至28日24時,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強度出現在懷柔東峪,26日22時-26日23時降水95.3毫米。連續極端強降雨造成重大災害。
全市因災死亡30人,其中密雲28人、延慶2人。受災地區道路損毀31處,涉及興陽線、西火路等16條線路仍未修通;136個村電力中斷,通信設施共損毀光纜62條、基站退服1825個。
災情發生後,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強總理批示,進一步強化防汛抗汛措施,全力搜救失聯人員,緊盯守牢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及時調配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妥善安置受災羣衆,盡最大努力減少傷亡。
目前,全市累計轉移80332人,轉移人員數量最多的三個區爲密雲、懷柔和房山。密雲區19個鄉鎮轉移16934人,懷柔區15個鄉鎮轉移10464人,房山區21個鄉鎮轉移9904人。有關災區救援救治、羣衆安置、搶險搶修搶通各項工作持續進行中。
爲應對汛情,北京市多區衛健委近日發佈有關衛生健康系統防汛工作的信息及健康提示等。
“健康門頭溝”7月27日消息稱,防汛期間,北京同仁醫院門頭溝醫院、京煤總院、區中醫醫院、區婦幼保健院主要領導及重點崗位人員在崗值守,擋水板、沙袋、應急發電機、抽水泵、食品、飲用水等物資設備均準備到位,醫療救援和救治隊伍落實叫應機制,醫療秩序平穩有序。
“健康懷柔”7月28日消息稱,因連日遭遇強降雨天氣,懷柔區衛健系統迅速開展相關行動。
例如7月27日,懷柔區衛健委副主任王愛軍帶領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專家組,攜帶外傷、急診急救、心腦血管、慢性病常用藥、解暑降溫等應急處置藥品,緊急趕赴琉璃廟鎮開展臨牀救治和衛生防疫工作。
據悉,懷柔區衛健委臨時調派8輛120急救車增援駐紮琉璃廟鎮,執行衛生應急保障任務;在北京市學生軍訓基地臨時安置點,懷柔區中醫醫院派出2名醫務人員和2名護士,爲安置點居民開展開具常用藥品、處理外傷、轉運患者等醫療救治,並派駐一輛120急救車作爲安置點醫療保障力量。
此外,懷柔區疾控中心2名工作人員指導各臨時安置點消殺和防病工作,並每日進行監督指導;懷柔區安佳醫院1名心理醫生爲居民提供心理疏導;懷柔醫院、中醫醫院開通綠色轉診通道,便於轉移患者得到及時救治;與北房鎮、楊宋鎮等屬地政府做好對接,做好兩處轉移安置點居民患者的醫療保障服務;臨時安置點還增加2臺心電圖機、1臺除顫儀、2臺製氧機等醫療設備。
“健康懷柔”介紹,截至7月28日15時,在北房鎮、楊宋鎮羣衆轉移安置點,醫務人員迅速開展相關醫療服務保障。醫療保障組16人蔘與救治、消殺及心理疏導,共診療患者81人,轉診6人。
針對汛期可能出現的健康防疫問題,北京疾控中心近日發佈溫馨提示:
一、注意出行安全。關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外出遊玩,提前規劃行程,降雨期間,切勿涉水行車,不在低窪路段和區域停放車輛;遠離山洪溝道,暫緩涉山涉水戶外活動。
二、注意飲水衛生。建議飲用開水、瓶裝水,養成不喝生水的好習慣,禁飲帶有顏色、帶有異味(餘氯或臭氧等消毒劑味道除外)、呈現渾濁的水。
三、注意食品衛生。降雨天氣溫度高、溼度大,食品易腐爛變質,飯菜儘量當日清,剩飯、剩菜要冷藏,食用前要徹底加熱。切勿用雨水或被雨水污染的水清洗蔬果和餐具,加強清洗和消毒。
四、注意個人衛生。降雨天氣皮膚有可能接觸到雨水,雨水浸溼部位要及時用清水清洗乾淨,以免引發各種皮膚疾病。日常生活注意手衛生。
五、注意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及時清理居室周邊的雨水垃圾,尤其要做好廁所等關鍵部位的清潔衛生,減少蚊蟲滋生,注意防蚊、滅蠅。
六、做好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規律飲食起居,避免過度勞累。如果出現發熱、腹痛腹瀉、噁心、嘔吐或者其他身體不適症狀要及時就醫,期間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將疾病傳染給家人。
資料來源:新華社、健康懷柔、健康門頭溝、北京疾控中心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