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臨牀研究中心今年啓動建設 聚焦細胞和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

爲進一步加速本市醫藥健康產業創新,4月7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北京市衛健委等九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5年)》(以下簡稱“若干措施2025版”)。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本市將通過建設國際醫藥創新公園、啓動建設北京臨牀研究中心、提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產業發展能級等多舉措,持續優化創新醫藥產業佈局。

若干措施2025版提出,本市將高質量建設國際醫藥創新公園,對標國際一流產業社區,打造全球醫藥創新人才在華創業第一站。推進設立國家生物技術學院,啓動建設北京臨牀研究中心,集中落地國際藥企研發創新中心,聚焦醫學人工智能、細胞和基因治療、合成生物等前沿領域開展全球領先的臨牀研究和技術轉化。加快建設幹細胞創新轉化中心、醫療數據標註基地、疫苗與蛋白藥物智造研究院等重大平臺,探索產教醫研一體的協同創新體系,聯動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對標全球先進管理和標準體系,吸引國際先進醫藥企業在京落地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轉化平臺和創新服務體系。持續建設小分子、核酸藥物等合同研發生產組織平臺,推動核酸藥物、醫療器械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建設,共同打造首都南部醫藥產業升級新引擎。

北京將持續提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產業發展能級。加快提速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國際醫療器械城建設,加快國際醫谷二期等專業園區和以創新研發爲主導的綜保區建設,聯動海淀區推進AI新藥研發轉化、醫療器械概念驗證平臺、合成生物製造創新技術中心等重要平臺落地,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腦機接口等領域,做優服務科學家創業全過程的專業孵化器,加速科學家原創成果轉化,共同打造原始創新與未來產業策源地。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