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區”建設五週年 開放創新賦能國際消費中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馬榕)4月14日,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北京主賓省(市)主題日推介活動中,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姚珂結合北京“兩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五週年的成就,重點介紹“兩區”在豐富消費供給、促進消費升級、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能力等方面發揮的重要支撐作用。

科技創新、綜保區、外資開放驅動消費

據姚珂介紹,北京聚集超2400家人工智能企業,核心產業營收突破3000億元,備案105款大模型產品全國居首。建成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和監管沙盒,率先開展自動駕駛“主駕無人”載人服務,打造全球首個機場自動駕駛接駁場景。商業航天集聚區和首鋼園元宇宙綜合體形成新消費熱點。

中關村綜保區首創無物理圍網智慧監管,天竺綜保區建立罕見病藥品快速審評通道,大興機場綜保區通關效率達國際一流。全國首創“免稅+保稅+跨境電商”政策銜接,設立高端消費品交易中心降低流通成本,2024年進出口值顯著增長。

此外,北京全年新設外資企業超2000家,增速高於全國6.5個百分點。落地中國醫療領域最大單筆外資,全國首批外資增值電信試點和基因診療企業相繼落戶,不斷豐富消費供給。放寬外資辦學限制,爲外籍人才營造“類海外”生活環境,直接拉動教育及相關領域消費。

“北京服務”打造高品質便利化消費環境

姚珂介紹,北京大型活動審批時限壓縮80%,藥品審評週期由200天縮短至60天。實現重點商圈外幣兌換全覆蓋,“BEIJINGPASS”卡整合交通文旅商業功能。24小時口岸簽證服務和支付便利化措施提升消費體驗。世界500強總部數量保持全球城市首位。

據悉,北京正加快編制“十五五”開放型經濟發展規劃,即將推出服務業擴大開放3.0方案和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隨着“來北京,享未來”的開放承諾持續兌現,這座千年古都正在以“兩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創新實踐,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答卷。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