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周本週六啓幕,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成果可互動體驗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5月20日,記者從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獲悉,2025年北京科技周將於5月24日至31日舉行。今年科技周活動展現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綠色能源等前沿領域成果,同時突出可互動、可體驗。
“北京科技周成功舉辦了30屆,已成爲北京科技創新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據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李志磊介紹,2025年北京科技周設置啓動活動和“講好北京科技創新故事”“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打造前沿科技品牌”“助推科學教育加法”和“開展羣衆性實踐活動”五大板塊,全面展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豐碩成果。
2025年北京科技周呈現三大特點。突出展示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新成效,向社會公衆展示人工智能、細胞基因治療、腦機接口、氫能等領域取得的自主創新成果,直觀呈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奮鬥路徑。
突出弘揚科學家精神,將邀請院士和科學家通過科普報告形式講述自己學術路上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探索故事;以科學演講的形式邀請院士、青年科學家就科學精神的延續和學術傳統的發揚進行碰撞;舉辦北京學生科技節,讓青少年在科技探索中感悟科學家精神內核,在成長中厚植科學信仰。
突出可互動、可體驗。全市科普聯席會成員單位、各區,舉辦多場差異化活動,既有科技館、科普基地的科技小講堂、人工智能編程等硬核科技體驗活動,又有沉浸式體驗森林漫遊、“雙碳”小衛士科技周遊覽打卡等生活化科技互動活動。每場活動在展現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綠色能源等前沿領域成果的同時,還特別設置沉浸式體驗區、互動實驗站、科技生活模擬場景,打造“科技成果可見可觸、科學原理可感可悟”的科普盛宴。
編輯 白爽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