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下週開講

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構築了電影藝術對話的平臺。第十五屆電影節的電影大師班邀請到了中國導演、編劇、製片人、作家賈樟柯,法國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和中國導演、演員、編劇姜文,他們下週將在京分享各自的創作經驗。本屆電影節大師班活動在官方獨家售票平臺貓眼進行售票。

賈樟柯

山河記憶,凡人絮語

4月21日14:00-15:30,電影大師班將走進賈樟柯的電影宇宙,與這位時代記錄者一同透過鏡頭聆聽社會轉型期的平凡絮語。

賈樟柯以粗糲而詩意的鏡頭捕捉處於轉型期的鄉土廓影與都市街景。他始終堅持採取紀實美學風格——收納方言鄉音、採用非職業演員、拍攝社會實景,來呈現真實生活的質感,表達個體的喜怒哀樂。

在他的電影裡,觀衆看到了鮮活存在於自己身邊的普通人羣:《世界》裡在民俗園的全球仿製建築物中“周遊世界”的羣衆演員;《三峽好人》中千里周折乘船前來三峽尋親,沉默寡言的礦工和護工;《山河故人》裡兒時遠隔重洋,多年之後踏上尋根之旅的兒子;《江湖兒女》中陰差陽錯擦身而過,漂泊半生的戀人——這些微小的個人面對生活的奔流所發出的微弱嘆息被賈樟柯的攝影機敏銳地捕捉,成爲集體影像記憶。他2006年斬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六度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爲世界矚目,創造了屬於中國電影的輝煌。

伊莎貝爾·於佩爾

冰河之下,自有暗涌

4月23日10:30-12:00,影迷們將可以聆聽於佩爾在表演中對於電影、藝術乃至人性的深刻理解,感受她細膩而又自由的表演風格。

伊莎貝爾·於佩爾是當代世界影壇最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之一,從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電影新浪潮到21世紀全球化格局下的跨國電影浪潮,這位法國國寶級女演員於好萊塢與歐亞大陸間遊刃有餘地穿行,以卓越的演技兩次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兩次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又在2016年憑藉影片《她》接連獲得奧斯卡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提名、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等獎項。

於佩爾以獨特的氣質與多面的性格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表演美學——以冷靜自持之相,包裹洶涌澎湃之心。她擅長在眼波流轉與細微舉止之間,舉重若輕地塑造着角色變幻莫測的心理掙扎,以驚人的可塑性遊走於各類複雜角色之間。她與夏布洛爾、哈內克等大師長期合作,攜手成就了多個影史經典人物形象,如《女人韻事》裡坦蕩無邪的瑪麗,《冷酷祭典》中果斷決絕的珍,《鋼琴教師》裡壓抑分裂的艾麗卡,《她》中堅毅脆弱並堅持的米歇爾……她所飾演的女性角色都散發着一種驚心動魄的美,她們常常陷入生活的泥潭,卻從不嘶吼,表面平靜如水,但水波之下卻醞釀着無可估量的情感爆發力。

姜文

由演入導,風格立世

在4月25日13:30-15:00的電影大師班現場,姜文將從自身創作經歷出發,分享“鬼才導演”的銀幕狂想曲。

姜文以表演起家,無論是《紅高粱》裡的餘佔鰲,《春桃》裡的劉向高,還是《讓子彈飛》裡的張牧之等,他塑造出了中國影史中許多極爲經典、充滿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自1994年《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執起導筒,鏡頭便化作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剖開現實肌理,直指社會現象與民族性格的內在覈心。他以姜氏幽默化解僵局,以超現實主義描繪世界,成爲了觀衆喜愛的“鬼才導演”。他的作品數度入圍各頂級國際電影節,讓全世界的觀衆領略到其獨特的中式幽默與鮮明的個人風格。

槍聲與笑聲齊鳴,荒誕與幽默共舞。《讓子彈飛》以幽默密集的臺詞、暗流涌動的人性博弈,一經問世便收穫熱烈反響。《一步之遙》他再次以諸如“這麼着還是那麼着”的個人獨特話語化解“Tobeornottobe”的生存命題。可以說,他的作品往往讓觀衆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又不禁頓足思考。這種巧妙平衡藝術表達與商業訴求的卓越能力,使得他屢次創造票房與口碑的雙贏盛況。

文/本報記者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