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查處4600餘起非機動車違法
記者昨日(5日)從北京市東城區城管委獲悉,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東城區通過宣傳引導、執法震懾、源頭治理等多項行動,集中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查處非機動車違法行爲4600餘起。
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劉昊表示,爲推動非機動車、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東城區強化源頭管控,建立精細化監管體系,實施“周檢全覆蓋+暗訪閉環”,確保違規問題動態清零,並協同外賣、快遞平臺完善騎手懲戒機制;強化執法震懾,路面隱患嚴管重罰,對充電隱患實施鐵腕清剿。截至目前,累計查處非機動車違法行爲4600餘起,檢查小區2400餘個、樓棟6300餘棟。通過系列措施,治理成效顯著。
昨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跟隨東城區交通部門調研電動自行車治理成效。在廣渠門路口,東城交通支隊設置了宣傳站點,對非機動車不文明交通行爲開展宣傳。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儘管路口有交警值守,但電動自行車的違法行爲仍很常見,每隔一兩分鐘就能看到電動車騎行人在人行道上騎行、逆行。爲此,交警在路口設置了“微課堂”,攔截違法車輛進行教育。
在衆多電動車亂象中,讓人詬病的還有亂停放導致的公共環境混亂。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往往是電動自行車亂停放的高發區域。在地鐵7號線磁器口站G口因毗鄰商務樓宇,附近有多家餐飲門店、美食廣場,成爲外賣電動車扎堆區域。用餐高峰期外賣小哥蜂擁而至,更有部分搶單外賣員在便道上騎行,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爲此,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組建了“底商治理志願者服務隊”。體育館路街道東廳社區黨委書記尹佳佳介紹,社區招募商戶代表和居民加入,定期開展培訓並建立輪值制度,現場引導外賣車輛有序停放。
此外,東城區城管委昨起聯合電池安全檢測公司進社區爲居民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北京全來電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朱曉鵬介紹,“檢測前需要居民提前登記人員信息、車輛信息和電池信息,以便檢測完成後進行賦碼操作,檢測爲正常的電池和車輛賦‘綠碼’,檢測爲高風險的則賦‘紅碼’,這個步驟主要是爲了落實‘一車一池一充一碼’監管工作,後續有什麼問題都可以通過掃碼查詢處理。”
東城區城管委能源管理科科長王冕介紹,未來兩週,東城區還將陸續在永定門外、天壇、體育館路等6個街道的核心社區推廣該模式,並爭取在一個月內完成全區範圍的電動自行車電池檢測工作,讓“政策”跑在“風險”前頭。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