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稀土牌危及川習會?美中貿易戰再升溫 川普留「一個月」緩衝期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晤。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佈,針對中國大陸全面限制稀土礦出口,將額外加徵100%關稅,並對關鍵軟體產品出口實施新管制。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官員歷經數月貿易談判後,原本對進展仍抱持謹慎樂觀,但中國9日宣佈新管制措施後,白宮內部反應是震驚與憤怒。
知情人士透露,部分美方官員希望實質上從零開始重啓與北京的貿易談判,主導談判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尤爲憤慨,但談判仍留有關鍵的緩衝空間,川普將關稅生效日期訂在11月1日,中國稀土出口新管制日期則訂在12月1日,正好相差一個月,爲雙方在懲罰性措施啓動前降溫提供機會。
此外,川普也似乎刻意爲北京預留撤回管制的餘地。他當晚表示,自己有意將關稅生效日期設定在幾周後,稱「這就是爲什麼我定在11月1日,我們拭目以待會發生什麼。」
川普真實社羣發文指責中國祭出出口管制時揚言,如今似乎已沒理由在南韓慶州亞太經合會(APEC)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後又表示沒有取消川習會,但仍令一些中方官員感到意外,他們沒有預料到新管制措施會讓峰會面臨風險。中國分析師指出,儘管北京方面仍充滿信心,但川習會意外受到威脅,可能會爲中方高層提供推遲或收回相關措施的理由。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中國決定加強出口管制是計算過的行動,旨在展示對美國經濟的籌碼,迫使川普以弱勢地位回到談判桌。中方官員認爲川普急於達成協議,但迄今未能讓美方同意全面取消關稅和出口管制,而此次因出口管制突然爆發的衝突,重演雙方此前本應解決的爭端。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曾認爲,在近期的馬德里會談後,雙方已達成非正式「凍結」新出口管制的共識,但在美方對外資公司引入新管制後,這一共識被打破。雖然美方提前告知此舉,中方最初似乎默許,但據稱習近平本人決定回擊,且力道更大。
儘管北京認爲行動正當,但此舉可能適得其反。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計劃主任孫韻表示:「我認爲他們(中國)沒預料到峰會會陷入危險。」
川習會若取消將對習近平構成打擊,他希望繼續與川普互動以管理美中關係。川普近幾個月也表達面對面會談的意願,部分目的是促使中方同意大規模購買美國大豆。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前主席艾倫(Craig Allen) 表示,兩位領導人都希望會面,但雙方過於自信,這讓妥協變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