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視聽”推出多部抗戰題材作品
在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之際,北京市廣電局通過統籌規劃、精準扶持,不斷深化完善“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創作機制,推出多部抗戰題材作品回望歷史、致敬抗戰英雄,其中《盧溝橋:我們的紀念》《歸隊》《怒刺》《馬背搖籃》4部作品入選抗戰勝利80週年優秀文藝作品。
電視劇《歸隊》由胡軍、李乃文、陳靖可、袁姍姍、任彬、宋家騰領銜主演,蔣欣特別出演,林永健特邀主演。該劇以東北抗聯14年艱苦抗戰爲敘事核心,講述了一支抗聯小隊在與大部隊失聯後頑強抗擊日軍的故事。劇集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緊湊的劇情設計,展現了抗聯戰士的堅韌與犧牲精神。
紀錄片《盧溝橋:我們的紀念》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改擴建工程”爲主線,每集以一件館藏珍品或布展細節爲切入點,以“一件文物、一個故事、一段歷史”的敘事邏輯,通過“文物、展陳、故事”三合一的創作維度,挖掘文物背後的策展故事和歷史故事,構建歷史場景與當代展陳的時空對話,讓抗戰記憶“活”起來,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展現抗戰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聯繫。
微短劇《怒刺》以盧溝橋事變後的天津爲背景,講述了廚師葉清軒借身份掩護,與鋤奸團白鴿等人合作,揭露日僞擾亂金融、掠奪物資陰謀的故事。作品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爲核心,通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形象,展現中華兒女在民族危亡之際的家國大義,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從上到下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
微短劇《馬背搖籃》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了延安第二保育院自1946年11月開始長達兩年零10個月的“娃娃長征”,工作人員帶着136名孩子從延安出發,歷經艱辛最終將所有孩子安全送達目的地,展現了一段艱辛但充滿力量的革命往事。
微短劇《貝家花園的秘密》講述了法國醫生貝熙葉與中共地下黨員黃皓等各界仁人志士攜手,以貝家花園爲秘密交通站,冒着生命危險,開闢了一條穿越敵人封鎖線的自行車“駝峰航線”的故事,生動詮釋了世界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上的國際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情懷。
同題材廣播劇《貝家花園》已於8月15日在北京新聞廣播(FM94.5)和北京文藝廣播(FM87.6)首播。廣播劇《貝家花園》共3集,每集30分鐘,由著名配音演員童自榮領銜主演。作品依託真實歷史構建傳奇敘事,巧妙融合藥品運輸、情報傳遞等情節與北平城防、珍珠港事件等歷史背景。作爲首次以聲音戲劇形式呈現的北平隱秘抗戰故事,它生動展現了世界反法西斯東方主戰場上中國人民與國際友人共同抗爭的歷程。這部聚焦北京城市抗戰史的精品廣播劇,填補了相關題材空白,兼具諜戰張力與時代質感。(記者 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