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季)書市吸引讀者80餘萬人次
市民在北京(春季)書市選購圖書 本屆書市吸引了不少小讀者 年輕人在書市度過“五一”假期
5月5日立夏時節,爲期14天的2025北京(春季)書市閉幕。本屆書市,全國19個省市近200家知名出版社帶來60餘萬種圖書齊聚京城,於4月22日和5月1日開展的主、分展場以及兩個圖書市集累計接待讀者80餘萬人次。這是一場年輕態、文藝範兒、惠民性兼備的文化盛宴,青春氣息與厚重文化交相輝映,詮釋了全民閱讀的生動樣貌;這也是一場橫跨“五一”長假,跟着閱讀去旅行,感受“詩與遠方”的旅程;更是書市破圈又擴容、文旅融合,點亮假日經濟促進文化消費的具體實踐。
青年與書市
健康書盲袋好玩又貼近需求
當年青年遇見書市,遇見讀書,精神養料持續賦能年輕力。
在北京書市的朝陽公園主展場,和往屆不同,首先映入眼簾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白色展棚,取而代之的是充滿青春時尚又兼具厚重人文氣息的圖書展臺。動漫感十足的“書香京城悅讀春天”宣傳展板,如同圖書叢林中的“嚮導”,引領讀者探寶、尋寶、淘寶。
位於下沉廣場的亞運村圖書大廈展區,以“年輕力生活計劃”爲主題,精選了符合年輕人社交、工作、生活、情感、文史哲藝術等方面的時尚新書。這其中一些帶有治癒感的文學作品,注重通過真實、鮮活的內容與青年讀者建立情感連接。
展區內的“閱讀治癒療養院盲袋”格外顯眼,黃色書袋裡任意盛裝着“生活計劃健康書系”20種圖書中的一種,有的人拿到《超級肺活力》,有的人拿到《無限可能的身體》,抑或《減肥行爲學》《吃飯,流汗、玩耍》《自然修復》等,好玩且貼近需求的圖書,讓不少年輕讀者圍攏過來挑選。
“我們注意到,當代年輕人對文化產品的需求已超越單純閱讀,更追求一種可參與、可互動的體驗。因此,我們設計了‘健康書盲袋’,將運動激勵、睡眠科學等主題圖書與金句書籤、元氣貼紙結合,讓閱讀成爲輕鬆的生活儀式。”亞運村圖書大廈副總經理邢丹介紹。另據其透露,書市期間,年輕力生活計劃展區銷售圖書近1.3萬冊,其中文學類女性主題新童話故事《她來劈開這山》、告白體散文詩《地糧新糧》銷量均達到百冊以上。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實體書店街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區成爲書市中吸引年輕讀者的亮點區域。充滿創意的帆布包、設計精美的筆記本、妙趣橫生的特色集章等文創產品精準抓住了年輕人的喜好。這其中,來自杭州西湖畔的南宋書房,巧妙將蘇東坡IP帶到北京書市,推出的原創大宋rich錢莊系列中,宋徽宗的杜邦紙包、傳統紋樣優雅擦拭布、風雅宋韻蓋章本等文創產品引起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書市期間熱銷上千件。
青年與閱讀
新型聚會提供活力社交場景
到書市聆聽一場音樂會,坐在草坪上挑戰不看手機只看書,青年朋友們結伴來購書……這個“五四”青年節,當青年的節日生活與閱讀相遇,充滿書香的社交場景讓人沉浸其中感受到美好。
從鋼琴四手聯彈《我的祖國》,到大提琴獨奏聖桑《天鵝》,再到鋼琴小提琴二重奏貝多芬《春天》、薩克斯獨奏《Ibelieve》……“五四”青年節當天,北京書市主展場活動區上演了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盛宴。30餘名青少年志願者以琴爲媒、以書爲伴,以青春旋律致敬“五四”精神,用藝術語言詮釋閱讀之美。這是2025北京書市期間唯一由青少年志願者演繹的音樂活動,主辦方北京市琴香緣青少年文化志願服務中心負責人周大成介紹,參演的志願者歷經一個多月的選拔與排練,所有曲目均圍繞“書香京城,文化傳承”主題編排。
書市裡露營,則是另外一種體驗。北京書市在豐臺等區同步開設了圖書市集。“五一”長假期間,位於豐臺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的圖書市集公共露營區內,由十幾位年輕人自發組織的讀書會開啓了“草坪讀書會——我與春天有個‘閱’會”活動。“平常我們都是在室內閱讀,這次來到大自然,大家圍坐在草坪上,心神寧靜下來,閱讀也更沉浸更投入了。”活動負責人向北青報記者說道。而相隔不遠的戶外閱讀挑戰區內,十組家庭的大人孩子手捧書籍靜坐在草坪上,挑戰一小時不看手機只看書……結束提示音響起時才驚覺槐花落了滿肩。“好久沒這麼專注看過書了,平時刷手機浮躁的心也踏實下來了。”挑戰者楊先生說。
結伴購書,是許多年輕人度過“五四”青年節的方式。當天,北工大生物專業研二學生王君帥和女友胡馨元,從昌平區來到北京書市朝陽公園主展場,共赴一次青春與讀書的約會。他們逛了兩三個小時,花500多元選購了30多本書籍。
“雖然學的是生物專業,但我也愛好文史哲類圖書,需要跨領域學科內容知識的滋養。”王君帥選購了馬伯庸的《風起隴西》,還有北京出版集團的《唐宋詞格律》《周易簡要》《訓詁簡論》《人間詞話新注》《天道與人文》等“大家小書”系列,手提塑料袋、雙肩包都塞得滿滿的。他發現今年朝陽公園書市展位尤其多,“古舊書展銷年會,還有潮玩區、電競區,圖書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幾乎逛不過來。”
胡馨元手裡拎着汪曾祺的《人間草木》、史鐵生的《到明朗處去生活》、清代沈復的《浮生六記》以及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中篇小說《動物農場》。在她看來,學習生活壓力很大,讀一些輕鬆幽默,跟自己興趣愛好相貼合的自然文學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一些壓力。
青年與假期
橫跨“五一”長假促進文旅消費
相比往年,今年的北京(春季)書市首次實現了橫跨“五一”長假,實現了文旅融合以文促旅,點亮假日經濟促進文化消費的目標。這其中,朝陽公園主展場推出的京津冀文旅專區,以場景化形式整合三地資源,通過出版物與文創產品的深度融合,解碼文化基因激活歷史記憶,展現區域文化協同發展成果。
展區匯聚《京津冀生態文明指數與提升策略研究》《走向區域繁榮》等深度解讀協同發展戰略的著作。《串門京津冀》以沉浸式視角帶領讀者遊歷三地風土;天津非遺楊柳青木版水印年畫攜“娃娃抱魚”經典圖案亮相,衍生設計的“哪吒抱魚”巧妙融合傳統IP與現代審美;三地特色文創各具匠心,如北京話封面筆記本、天津建築冰箱貼、河北經典紋飾書籤,將文化符號轉化爲日常美物。
本次書市還首次推出“跟着閱讀去旅行”文旅推介會,特別設置了全國文旅融合展示區,連雲港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全國20家文旅系統單位受邀參加。“我們連雲港有花果山、連島、海上雲臺山等特色旅遊資源,我們帶來的《遇見連雲港》《連雲港味道》《海客瀛洲說名著》等書籍,增加了北京市民對連雲港的瞭解,有好多讀者直接來我們展位諮詢連雲港旅遊路線。甚至有的在現場掃碼,直接通過途牛旅遊App報名參團。”連雲港麪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曉明告訴北青報記者,北京書市推出的文旅推介會,實現了“詩與遠方”的文旅雙向賦能。
“五一”長假期間,北京書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分展場邀請了通州區當地特色優質實體書店及文旅商體農共創聯盟成員企業參展,爲現場讀者呈獻了一場集閱讀、文創、非遺、休閒於一體的春日文化盛宴。通州區內45家全民閱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還聯動開展北苑“閱讀馬拉松”,與張家灣“時尚繽紛節”、西集“春暖運河開放麥”主題歌會、臺湖“爵士音樂節”、漕運碼頭“運河文化美食節”等20餘場文化活動一起,推出了“副中心文旅推薦路線”,形成“閱讀+文化+旅遊”的多維引流效應。
僅以5月1日爲例,城市副中心分展場吸引遊客、讀者22648人次,帶動三大文化設施接待遊客達3.82萬人次,銷售額總計34.48萬元;當天,第二分展場——月亮河小鎮總客流量3.2萬人次,帶動娛樂、餐飲消費400萬元;“五四”青年節當天,副中心分展場吸引遊客、讀者3.74萬人次,帶動三大文化設施接待遊客達5.76萬人次,銷售額總計57.64萬元;第二分展場——月亮河小鎮總客流量3.1萬人次,帶動娛樂、餐飲消費256萬元。
書市期間,主展場、分展場以及圖書市集不僅豐富了市民的假日文化生活,還爲愛書人打造了一場多維度、全方位的閱讀盛宴。5月5日,“書香京城悅讀春天”2025北京書市落下帷幕,但閱讀的種子卻埋在了人們心中。
文/本報記者張恩傑
統籌/李洋
攝影/本報記者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