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新規促減碳行爲“變現”

中新社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生態環境局9日發佈《北京市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碳普惠工作,引導公衆參與綠色低碳行動,助力首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在北京乘坐公交地鐵、騎共享單車等日常綠色出行行爲,可轉化爲“碳資產”,通過量化綠色行爲減排量並提供激勵,讓市民和企業成爲碳減排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這是2020年以來,北京以交通領域爲切口,探索打造的碳普惠應用場景之一。截至目前,北京碳普惠行動參與人數達560萬人,是全國碳普惠活動參與人數最多的城市。

此次發佈的管理方法將於今年9月1日起施行,完善激勵與監督機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平臺企業、社會組織探索碳普惠機制創新,積極參與碳普惠方法學開發、項目運行、激勵機制和綠色金融創新,帶動全社會更多主體參與碳普惠行動;鼓勵項目開發方創新碳普惠激勵的商業模式和綠色金融模式,帶動更多公衆參與減排活動;鼓勵社會公衆對項目開發方的相關活動進行監督。

管理辦法明確,在低碳出行、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分佈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個領域,符合條件的減碳行爲將依據相關技術規範覈算碳減排量,並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商業模式創新、綠色金融等方式獲得價值激勵。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北京將進一步探索碳普惠機制創新,鼓勵更多主體參與,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