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加速打造“和諧宜居之城” S6線通州段上半年將實現隧道貫通
今年,計劃增加中小學學位7000個,推進文旅區中小學開工建設,實現4所幼兒園開園,擴增公辦學前學位1140個;6號線二期南延段計劃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市郊鐵路S6線通州段計劃上半年實現隧道貫通……昨天(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和諧宜居副中心”主題發佈會,通州區通過公共服務領域的不斷髮力,繪就和諧宜居的溫暖底色。
擴增公辦學前學位1140個
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北京市通州區副區長林正航介紹,建設副中心以來,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黃城根小學通州校區等15家優質教育資源落地副中心,新增優質學位6萬餘個。同時,通州區通過集團化辦學等多種模式,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今年,將進一步提升教育優質均衡化水平,計劃增加中小學學位7000個,推進文旅區中小學開工建設,實現4所幼兒園開園,擴增公辦學前學位1140個,實施擴優強校工程和農村學校質量提升工程,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努力健全副中心幼有所育、學有所教體系。
“今年將加快高校和中小學建設。”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副中心工程辦臨時黨委書記、主任陳曉峰進一步介紹,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第一批交用項目投用,未來將成爲主校區,今年9月將迎來28個教學單位和2025級碩士研究生新生。北京物資學院後勤服務綜合樓開工。北京衛生職業學院新院區、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產教融合實訓中心項目加快推進。
6號線二期南延段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血脈”。陳曉峰介紹,通州區構建樞紐、軌道、公路多層次立體交通網絡。其中,通州區四大交通樞紐有新進展。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京帆”屋蓋整體亮相,3條配套道路已通車,交通樞紐計劃今年底具備通車條件。東夏園交通樞紐已建成投入使用。通馬路、環球影城北兩個交通樞紐已啓動驗收,計劃7月起陸續開通運營。軌道交通里程延長。京唐城際鐵路、地鐵17號線通州段已建成通車。軌道交通22號線、M101線建設加速推進,6號線二期南延段計劃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市郊鐵路S6線通州段計劃上半年實現隧道貫通。目前副中心已開通7條地鐵線路,對外聯絡能力顯著增強。
地面交通路網加密。廣渠路東延、廠通路及潮白河大橋實現通車,中心城區和廊坊北三縣通往副中心的交通更加便捷;全國盾構隧道標誌性工程——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今年4月正式通車;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車示範段工程將於今年投用;運河東大街東延、石小路、春明路一期主體工程將於年內基本完工。
路縣故城遺址展示工程今年對外開放
通州區將着力打造文化新地標。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與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建成對外開放,地下車庫投用、配套餐飲開業,成爲市民休閒放鬆的“城市綠肺”和充滿藝術氣息的網紅打卡地。六環高線公園實現先期啓動區開工,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已通過竣工驗收,將於今年對外開放,歷史文脈與現代生活在此交織,爲副中心增添獨特的人文魅力。據介紹,2024年,2400萬人次遊客來到通州。
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表示,今年是衝刺“十四五”、謀劃“十五五”的關鍵一年。“十五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更加關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質的提升,增強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和普惠性,以更加綠色的可持續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羣衆的新需求、新期待,讓副中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