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輪降雨爲什麼持續140多小時?陸專家揭玄機
北京本輪降雨爲什麼持續140多個小時?陸專家解讀。圖爲7月28日武警北京總隊官兵徒步10餘公里前往懷柔區琉璃廟鎮運送物資。(新華社)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30日報導,7月23日以來北京市持續出現強降雨,本輪強降雨基本結束。這輪強降雨持續140多個小時,對於北京來說是較爲罕見的,這樣的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大陸水利部減災中心(防禦中心)工程師杜曉鶴指出,這次北京強降雨主要原因,是副高氣壓偏北,7號、8號颱風範斯高、竹節草的暖溼氣流,沿副高前沿及太行山北上,水汽持續輸送,又受到燕山阻擋,形成強降雨。
專家認爲,本輪降水還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杜曉鶴認爲,一是降雨強度(雨強)大,每小時最大的降雨量有98毫米;二是持續時間長,降雨已經從23日到29日持續了140多個小時;三是降雨區域高度重疊,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尤其是密雲區和密雲水庫上游。
本輪降水過程,密雲水庫充分發揮攔洪削峰作用,處於超汛限水位運行狀態。目前,密雲水庫下泄流量爲1120立方米/秒,後續根據水庫來水情況,將按照調度規程調整下泄流量。
什麼是「雨強」?如何看懂預警資訊?最近京津冀等地遭遇極端暴雨,氣象部門頻頻發佈高級別預警。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周青表示,什麼是「雨強」?就是單位時間內下了多少雨,比如一小時或者10分鐘之內降雨量,反映的是雨下得有多猛多急多快,和暴雨概念不同,暴雨指的是累計的降雨量,比如24小時總雨量超過50毫米達到暴雨標準,超過100毫米達到大暴雨標準,超過250毫米達到特大暴雨標準。
這次北京暴雨到底有多極端?房山的前石門站小時雨量達到驚人的68.5毫米。氣象學上小時雨量超過60毫米,就已經屬於極端強降水事件。這次強降雨過程中,北京及周邊地區共有13個氣象網站刷新歷史極值紀錄,強度之大,用傾盆甚至瓢潑都不足以形容。
比如某地一小時下了70毫米的雨,就相當於在每平方米的地面上瞬間傾倒了整整70升的水,大概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把一個家用浴缸填滿。在這樣雨強之下,城市低窪路段積水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上漲,幾分鐘之內可能沒過小腿甚至膝蓋,在山區則極易引發山洪和地質災害。
因此務必要高度重視暴雨預警資訊,當高級別預警發佈,意味着極高風險,一定儘量避免前往山區、河道等危險地帶,遠離城市低窪易積水路段,確保自身安全。科學認識雨強理解預警訊號是在極端天氣下保護自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