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份以來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2起 祭掃類火災形勢上升明顯
3月25日上午,北京市消防救援局召開媒體通氣會,介紹近期情況。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2月份以來北京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2起,電池故障和線路故障是起火主要原因。另外,今年以來已接報此類警情33起,火災形勢上升明顯,本週末北京市將進入祭掃高峰,提醒市民祭掃期間一定要注意安全。
2月份以來北京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2起未造成人員傷亡
據相關負責人在媒體通氣會上介紹,2月份以來北京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2起,同比去年減少8起,均發生在室外,未造成人員傷亡。從起火地區看,朝陽區7起,西城區4起,通州區3起,豐臺區、昌平區各2起,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大興區各1起。
從起火狀態看,行駛中起火4起,充電中起火5起,停放未充電13起。
從起火原因看,電池故障12起,車輛線路故障6起,遺留火種引燃電動車1起,另有3起正在調查中。涉及外賣行業2起,美團平臺、餓了麼平臺各1起。
從品牌調查情況看,起火電動車涉及自由行、踏浪、立馬等品牌;起火電池涉及雅迪原裝、天能、超威1號等品牌。
2月12日23時許,石景山區衙府泰園小區院內一輛充電中的電動自行車發生火災,火災原因爲充電器線路故障。經瞭解,起火車輛、電池及充電器爲車主從路邊店鋪購買的二手廢舊產品。2月17日1時許,通州區運河西大街附近一輛行駛中的電動自行車起火,火災原因爲電動自行車踏板前下方電氣線路故障。經調查,車主爲美團衆包騎手,起火電動自行車爲二手購買,電池系超標電池,車輛品牌爲立馬,電池品牌型號爲超威1號(72伏)。
祭掃類火災警情上升明顯 18起室外火災燃燒物多爲雜草
清明節將至,本週末北京市將進入祭掃高峰。根據統計,去年全年全市共發生祭掃類火災40起,而今年以來已接報此類警情33起,火災形勢上升明顯。
其中,大興區、通州區各6起,朝陽區、昌平區、房山區各3起,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平谷區各2起,西城區、門頭溝區、懷柔區、順義區各1起。室外火災18起,燃燒物多爲雜草;室內火災15起,燃燒物多爲佛龕、香爐以及沙發、衣櫃、棉被等家居用品,所幸均無造成人員傷亡。
2月6日晚,朝陽區西大望路附近一路口一女子祭掃燒紙時引發火災,造成一棟室外集裝箱房及空調等電氣設備損毀,直接財產損失近5萬元。該女子被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3月12日晚,昌平區天通苑西二區一處大件垃圾存放場所發生火災,造成一輛汽車部分燒燬。經調查,火災系居民路某祭祀燒紙引發,公安機關依法對路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去年11月7日,西城中新佳園一女子在樓道連廊內進行焚燒祭掃,針對其消防違法行爲,公安機關依法對其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
消防部門提示:春季風乾物燥,火災風險較高,無論室內或室外,焚燒祭掃行爲都易引發火災,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還有可能會威脅到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過失引發火災的,將面臨警告、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造成重大火災事故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北京市明確10項措施
近年來,動火作業和建築保溫材料引發的火災多發頻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統計,2020年至2024年,全國因焊割、烘烤等動火作業引發火災4.1萬起、死亡507人。全國共發生建築外牆、冷庫、冰雪場館保溫材料火災3353起、死亡123人。此期間發生的14起重特大火災事故中,有6起爲動火作業引發,有7起涉及到易燃可燃保溫材料。此兩類安全隱患已經成爲引發火災和重大人員傷亡的重要原因,嚴重威脅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隱患問題集中在動火作業方面,突出表現爲新建、改建、擴建、裝修、改造、拆除等施工動火,尤其是限額以下小型工程數量龐大且缺乏有效監管,大多僱傭流動焊工,無證作業,安全培訓、風險辨識、動火審批等制度流於形式,容易“小施工”引發大事故。
保溫材料方面,突出表現爲產品質量缺陷、使用把關不嚴、施工質量不高、強制性標準不健全,一些企業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少數檢測機構弄虛作假,部分建設施工單位知假用假,施工人員違規作業等。此次開展專項整治的目的在於通過系統整治,有效解決動火作業和建築保溫材料應用領域突出矛盾和問題,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兩項專項整治工作分別爲: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管理和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北京市明確了10項管理措施,包括嚴格落實動火作業安全主體責任,嚴格限制使用、營業期間動火作業,嚴格涉及動火作業小型工程的備案管理等。
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聚焦建築外牆保溫和冷庫與室內冰雪場館內保溫兩個應用領域,按照優先遏制增量,有序治理存量,建立完善標準的要求,針對生產流通產品質量、質量評價失準失真、建設施工違規違章等6個方面突出問題,採取落實產品質量標準、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嚴格事故倒查追責、強化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等17項整治措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