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解禁→約談 Nvidia H20晶片銷華命運如搭過山車
輝達被中國網信辦約談,圖爲日前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北京),輝達首度參展。(中新社)
2023年10月,拜登政府阻Nvidia輝達 (又稱英偉達)H100、A100等旗艦AI晶片進入中國;2024年,輝達爲規避管制,爲中國開發H20降規版晶片,但在2025年4月被川普政府實施出口管制。就在7月,禁令解除後,H20又因安全風險引發北京當局約談。輝達在中國市場的命運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也折射中美在晶片領域的複雜互動。
科技通訊產業平臺「愛集微」報導,輝達H20晶片設計精準規避了美國管制紅線,將其總體性能壓制在H100之下,性能大約爲後者的15%~30%;另一方面,H20在內存配置方面又反向升級,其HBM3顯存容量從H100的80GB增加到96GB,顯存帶寬也從3.35 TB/s提升至4.0 TB/s。
有分析指出,「低算力、高帶寬」的H20在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進行推理時,速度甚至能比H100快20%以上。
精準的刀法招致美國反對者抨擊,在此背景下,部分強硬派試圖給晶片配上電子腳鐐,又逢H20解禁,事關「後門」的報導就此浮出水面。
事實上,追蹤定位、遠程關閉技術早已存在,只是尚未廣泛應用,其最大的爭議在於缺乏法律依據。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7月31日約談輝達,要求輝達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晶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財經雜誌援引網絡安全資深專家分析稱,這次約談針對的是潛在風險隱患,「是否整改要看風險是否真實存在」,還談不上需要承擔罰款等其他法律責任……預計可能是在海外媒體報導輝達相關產品的風險後,監管要求其提供解釋說明。可能目的在於輝達的H20產品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消弭潛在風險。
報導指出,此前輝達高管在業績說明會預估,對華禁售H20將導致輝達兩季度累計損失135億美元收入,並可能錯失高達500億美元的中國算力市場。此次美國放行H20,不僅是對輝達遊說的讓步,更像是中美經貿談判的一部分。值得關注的是,H20的解禁雖然釋放了積極信號,但在中美兩國的輿論場卻充滿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