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優化車廂挨轟 她見危險一幕嚇壞 網:意圖使人摔倒

北捷爲優化車廂空間,移除板南線第2節至第5節車廂中央立柱。(圖取自臺北捷運官網)

北捷近日推出「空間優化列車」,移除板南線列車車廂部分座椅、第2至第5節車廂中央立柱,不過一名女網友表示,遇到過視障者上車後抓不到中央立柱的情況,認爲新政策對視障者、身障者來說相當危險,也有人直言北捷這決定是「意圖使人摔倒」。

一名女網友在社羣平臺Threads上發文表示,搭板南線時遇到帶着導盲犬的視障人士,進入車廂後想要伸手扶中間的立柱,卻撲了空,還驚訝地發出「咦」的聲音,這時他才注意到立柱被移除,一整片中央區域都沒有把手。

原PO趕緊把視障人士引導至右邊兩步的位置,讓對方抓住上方的杆子。他好奇詢問,移除立柱後的中間區塊,對視障和身障者來說似乎有點危險,是不是要想辦法改善一下?

貼文一出引起大批網友討論,不少人認爲移除立柱不妥,「拿掉一堆可以握的地方根本意圖使人摔倒」、「中間沒有立柱真的很危險,對一般人也很危險啊」、「我也覺得拿掉中間立柱,對身體弱勢的人羣還蠻危險的」、「不懂爲什麼要拿掉柱子跟椅子,都快沒地方扶跟坐了,是要大家在捷運裡東倒西歪嗎」。

對此,北捷也在底下留言,指針對視障旅客,站務人員會引導至靠近門邊的座位或有扶手處以利抓握,拆立柱不太會有影響,需要引導的旅客可至詢問處或透過客服電話,預先安排人員至出口引導進站,抵達目的地後,也會派員接續引導轉乘或出站。

至於爲何要拆除板南線部分車廂立柱與座椅?北捷表示,是參考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的營運經驗後所做的決定,除了優化空間與輪椅旅客、娃娃車出入動線外,還能提升載客運能,加速疏運尖峰人潮。列車第1及第6節車廂仍有保留立柱,第2至第5節車雖移除,但有在每節車廂車門處上方新增6個橫向扶杆,並在車門旁及座椅處,再增設扶手供旅客抓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