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進站提示音有好幾種!聽到「這聲音」表示該加值了

▲北捷刷卡進站時提示音不同,若是聽見這聲音,代表該加值了。(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臺北捷運是雙北居民與外地旅客的重要交通工具,除了購票進站,也能使用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票證。近期網紅「鹽魚」分享影片指出,閘門進站時的刷卡聲音其實暗藏差別:若聽到「嗶」代表餘額超過百元,而若是「嗶~幫幫」則提醒餘額不足百元。貼文曝光後,不少乘客直呼「長知識了」,引發廣大討論。

「鹽魚」在社羣影片中解釋,捷運閘門會依票卡狀態發出不同聲音。若是單一「嗶」,表示餘額仍在100元以上;若刷卡時聽到「嗶~幫幫」,則提醒卡片餘額低於100元,需要及時加值,以避免下次搭乘時無法進出站。這段說明讓許多經常搭捷運的乘客感到驚訝。

▲北捷刷卡進站時提示音不同,若是聽見這聲音,代表該加值了。(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消息傳開後,影片吸引逾三萬人按贊,網友留言表示「原來不是隨機音效」、「搭捷運多年才知道」、「設計好可愛」、「我常聽到第二種聲音,果然餘額常不足」,甚至有人笑稱終於理解多年疑惑。許多人也說會在下次搭乘時特別注意聽聲音差別。

實際上,北捷官網公告顯示,普通卡、學生卡及優待卡進站會響起單一鋼琴音;若餘額不足百元,則會出現滑音加上兩聲鋼琴音提醒。至於敬老卡、愛心卡等雖然也是單音效,但閘門會亮橘燈;若票卡異常或餘額不足,則會響起高音「叮叮」或「咚咚」,並顯示紅燈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