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成功試射高超音速飛彈 射程達APEC會場「刷存在感」

北韓官方發佈22日試射的高超音速飛彈畫面。(美聯社)

北韓在本月10日閱兵式展示包括洲際飛彈火星-20(圖)在內的武器。(資料照/美聯社)

北韓於昨天(22日)上午,時隔167天,再度試射飛彈。官方媒體朝中社今天報導,昨從平壤朝東北方向成功試射了兩枚高超音速飛行器,擊中咸鏡北道漁郎郡櫃牀峰臺地的目標點。南韓軍方分析,飛彈飛行約350公里,推定爲新型戰術彈道飛彈,最大射程可達500公里,涵蓋月底亞太經濟合作(APEC)會議舉行地南韓慶州地區。

綜合南韓聯合通訊社、日本共同社、時事社等媒體報導,北韓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樸正天、軍需工業部第一副部長金正植、飛彈總局局長張昌河等軍事部門高官到場監督飛彈試射,但北韓最高領導人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缺席。

朝中社報導只提及「新的武器系統」,未介紹飛彈類型等具體參數。有鑑於北韓稱之爲高超音速(或極音速,hypersonic)飛行器,南韓專家推測有可能是月初在勞動黨建黨80週年閱兵亮相的KN-23系列短程彈道飛彈「火星-11戊」。該飛彈搭載形似高超音速滑行飛行器(HGV)彈頭。從北韓公開的照片可見,疑似飛彈的物體在空中飛行,落地後冒出大量黑煙。

朝中社稱,此次試射是國防力量發展計劃的一環,旨在確保針對潛在敵人的戰略威懾持續有效。樸正天強調試射活動的目的,在於提升自主防衛能力。

然而,有觀點認爲,在中美韓領導人將藉出席APEC慶州峰會之機舉行雙邊會談,可能會商討北韓問題的背景下,北韓發射飛彈意在刷存在感。日本官房長官木原稔今天在臨時內閣會議後表示:「已注意到北韓方面的相關報導,但不作評論。針對昨天的彈道飛彈發射事件,日美韓正緊密合作,包括即時共享數據,確保萬全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