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9男女遭集體公開處決! 涉「禁忌買賣」惹毛金正恩送命
▲北韓6日向聯合國提交報告,拒絕144項改善建議。(圖/路透)
記者王佩翊/編譯
北韓長期以來以公開處決手段震懾國內民衆,然而這種做法在全球各國極爲罕見,因此引發批評聲浪,但北韓當局6日向聯合國提交報告,正式拒絕其廢除死刑制度的建議。2023年就曾經有9名涉嫌私賣病死牛肉的北韓男女遭到公開處決,引發社會強烈反彈,並質疑9人的犯行是否真的嚴重到需要死刑,認爲當局此舉「過於殘忍」。
根據《每日北韓》報導,北韓2023年8月曾發生9名男女遭到公開處決的事件,遭處決的9人因爲私下販賣病死牛肉而被判死。在北韓,牛隸屬國家財產,私自販售牛肉被視爲嚴重違法行爲。但隨着資訊流通,北韓人民對於公開處決的接受度逐漸下降,當時就有北韓民衆質疑,「這種行爲是否真的構成死刑罪行」。
儘管全球193個聯合國會員國中,仍有54個國家實施死刑,包括美國與日本,但是北韓的死刑執行方式卻格外受到國際關注,特別是惡名昭彰的「公開處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24年11月曾對北韓提出294項建議,但北韓3月6日向其提交報告,拒絕改善其中的144項,包含「廢除死刑制度」。
除了北韓,現今僅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少數國家仍採取類似公開處決的刑罰。
根據《每日北韓》內部消息,北韓當局自2024年10月以來,已開始限縮死刑執行標準,並逐步減少公開處決的案例。儘管如此,公開處決依舊存在,顯示北韓政府仍然倚賴使用極刑來進行統治。
有分析指出,平壤當局減少公開處決的原因之一,是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過去,北韓的公開處決場景曾被衛星影像拍攝到,甚至北韓官員也在國際場合被迫承認此事,使得這項問題無法再被隱瞞。北韓因此面臨來自各國的強烈批評,爲了降低外界關注,北韓當局選擇降低公開處決的頻率,以減少外界的譴責聲浪。
除了國際壓力,北韓國內的輿論變化似乎也影響了當局的決策。過去,北韓人民長期處於嚴密的思想控制之下,甚至對「人權」這個詞彙毫無概念。然而,隨着數位科技發展,來自外部世界的資訊逐漸流入北韓,民衆對基本權利的認知也在提升。這種意識的轉變,使得人們開始對政府極端統治方式產生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