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雪地自駕指南!5大注意事項提醒 避免下午4點後行駛

撰文攝影/CJ夫人、整理/實習記者陳莉玟

北海道是自駕愛好者的天堂,特別是在廣闊無垠的雪白大地上馳騁,每一條路彷彿都通往遠方的冒險。然而,冬季的北海道自駕,宛如一場考驗人性、技術與耐力的修煉。

►更多吃喝玩樂大小事,快追隨旅遊雲官方Instagram

日本冬天雪地自駕旅行的行前需知開車駛上滿是積雪的道路,風雪、雲霧與結冰路面界線模糊,眼前只有無盡的白,稍有不慎就可能深陷雪窟窿,甚至滯留在荒野中。以北海道來說,永遠要有 Plan B,畢竟大雪天氣瞬息萬變,不妨多多搜尋沿途附近的溫泉鄉、咖啡廳或複合式商城,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多體恤駕駛辛勞,若無人換手,請給予他充足的休息時間,車內的每一位旅伴也要同心協力,才能一起將嚴冬挑戰終將化爲旅程中最珍貴的回憶!

▲我們都希望開心出門、平安回家,因此大家都該共同承擔責任,成爲駕駛的最佳後盾,儘量不要全車人都睡到打呼,只留駕駛孤單地在前方對抗暴風雪!

一、隨時補給

加油站北海道地廣人稀,面積是臺灣的2.5倍,點與點之間的移動距離驚人。請養成油箱半滿就加油的習慣,尤其在道北或道東偏遠地區行駛,更不能輕忽油量。

休息站北海道的休息站不僅提供補給,也是荒漠裡的一個人性恢復站,每次都要補充熱飲、零食、上廁所,檢查車輛狀態,如果還有多餘時間,快去把地方限定伴手禮買起來!

二、雪地後援►鋤雪刷:清除車窗、後視鏡與車燈上的積雪。►小型雪鏟:應急挖掘車輪下的積雪。►輪胎防滑墊:幫助輪胎在冰雪路面脫困。►熱水壺:當遇到頑固的冰雪,熱水可能成爲除冰小英雄。►三角警示牌:如果車輛故障或受困,立刻擺放警示牌,確保安全。►緊急救援專線:準備緊急聯絡資訊,如租車公司電話、當地救援專線。

三、行車照看

提前暖車裹着厚圍巾,駕駛總是先去剷雪,提前發動車輛,等待着引擎慢慢熱身的同時還要清除車窗和後視鏡上的積雪與冰霜,一切完成,其他人才緩緩上車,實在太辛苦了。

安全距離雪地行車,請保持至少2倍的安全距離,煞車距離比普通道路更長,行駛山區道路或風雪導致能見度低的路段時,請一定要高度保持謹慎,避免突然加速或急剎車。

跟着前人走偌大的北海道被一層厚厚的雪覆蓋,路間看起來可以停車,此刻車輪不小心陷入雪窟窿,怎麼踩油門都無法動彈,駕駛臉色一沉,後座乘客已經默默拿出纔剛烘乾的剷雪三寶。北海道雪景很美,但是請務必跟着前車留下的輪胎紋路走,避免貿然開入鬆軟的積雪區域。

返回取車逢風雪極大時,吃頓飯出來可能車子就被粉雪覆蓋,停車過後,記得在車上留下明顯的標記或記下停車格號碼,避免在一片白雪茫茫中找不到自己的車。

四、行車陪伴

保持良好的車內氛圍熱咖啡、零食隨時補充,巧克力、堅果、洋芋片都很棒,提前準備播放歌單,最好是歡快節奏的,隨時提醒駕駛休息,互相陪伴。

準備行動電源低溫容易使電子設備耗電加快,手機沒電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避免下午4點後行駛冬季日照時間短,天黑後能見度低,建議白天行駛,傍晚前抵達住宿地點,也記得預留額外的行車時間,以應對突如其來的雪地阻塞。

五、準備替代行程第一次雪地自駕,儘可能選擇距離短、天數少,避免過度疲勞的行程,例如滑雪。如果對於雪地自駕沒有信心,又想去一睹雪景,建議還是報名當地旅行團,有很多可以選擇。

路上常見指標

CJ夫人。喜愛度假。部落格、FB粉絲團

【你可能也想看】

►大阪世博必看展館!走進千年後的未來社會 體驗與仿生人共存►富士山日歸溫泉1600日圓不限時泡整天 坐躺榻榻米吊牀望山景►海中流冰觀測塔喝咖啡!360度望海窗景太浪漫 北海道冬季必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