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內學生嚴重高估的英國大學?

英國有很多學校,分類其實有很多,有績點控的,有控中國學生比例的,也有喜歡搞擴招的。也有些是被低估的,有些則是高估的,過於被國內學生追捧了。而中國學生實際上,入讀後,得到的東西和前期的申請,付出,其實是不成正比的。

今天,我們集中聊下被國內學生嚴重高估的幾個學校。

No.1 Bristol

布里斯托最近風頭正盛,甚至有取代王曼愛華成員中的華威的說法,開始有人在傳王曼愛布了。依據主要是來自於QS這個排名。

當然,布里斯托這個學校本身是有東西的,畢竟屬於工科強校,屬於IC之後,理工科最強的一個學校了。但這個學校對我們國際學生來說,性價比不高,屬於嚴重被高估的。

核心原因有以下:

其一,中國學生去布里斯托讀的是商科爲主,而商科,布里斯托主打一個創收擴招爲主。而且收學生極其定向,喜歡中國這邊一些定向財經學校一個班收十來個這種,就你國內是同學,在布里斯托可能依舊是同學。就生源不夠多樣性。

其二是,這個學校是真擴招很厲害,你看近10年的布里斯托,就是這個學校的擴招之路。如果你說布里斯托10年前,這個學校的確有實力而且低調,學生體驗度不錯。但現在,這個學校年年新開很多專業,一個專業幾個方向,師資還短缺,大班教學,中國學生比例大且多。你畢業想讀個碩或博,要個推薦信都比較困難。導師就和你不熟。人太多了。

其三是,這個學校主要是靠差異化招生思路,你背景符合他們的要求,就瘋狂錄取,錄取之後,開始push你快速交押金。然後搞快進快出,提前截止錄取。有點飢餓營銷的意思在裡面。但國內學生就是願意爲此買單。所以收錄的學生裡面,差異化也比較大,這個學校也不怎麼看文書。不像王曼愛華這幾個級別的,擇優錄取,審覈比較嚴謹,優中再選優。布里斯托差了不少火候。

除了這三點,布里斯托回國就業一樣沒啥競爭優勢,回國對應梯隊和伯明翰以及格拉這些其實沒差別。你申請的時候,看似爭取了一個更好排位的學校,但回國並沒有得到更好的就業機會。當然,如果你碩博讀他們家的一些機器人或理科類的方向,這個學校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No.2 Glasgow

格拉斯哥這個學校這幾年炙手可熱,一直是網紅學校之一,而且是比較靠前的那種。圍繞學校的是是非非特別多,有噴格拉的,也有袒護的,這個學校流量特別大,承受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國學生盛情。

但格拉的性價比有那麼高嗎?真值得這麼多學生前仆後繼嗎?985的學生拿這個學校保底,211的學生拿這個學校去過渡,普通雙非嗷嗷的去衝這個學校,即使2+2或3+1的合作項目,也和這個學校綁定,甚至有些在英國讀本科的學生,也不缺碩士向這個學校奔赴的。

而這種高度熱情下,是現在的反向留學比較嚴重,是學校創收極度嚴重,是班級比例規模一步一步加大。是學校開始出現階梯教室人滿爲患,需要坐在中間過道上聽課。是學校一度出現周邊房子不斷漲價然後一位難求,學生被迫offer被取消。也是學校開始擺爛,不給留學生好好辦事。也是學校最近幾年開始頻繁勸退學生,取消學生offer,讓學生轉學。掛科變得多起來了。

除了這種節奏,我們再說下回國認可這件事,格拉這個學校雖然無論QS還是其他幾個世界大學排行榜,都相對堅挺,但在國內就業上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嗎?其實沒有,這個學校並沒佔到英國名校的紅利,紅利在qs前50的學校。所以,對大多學生來說,你是格拉回來的,還是南安回來的,亦或是謝大或利茲回來的。其實真的沒差。要說有差的,真的是不同學生不同能力和那一點點運道的問題。

再有,留英概率這件事,格拉真的也性價比不高,留下來的概率極低。蘇格蘭無論是一開始的psw簽證,或現在的畢業生簽證,對於國際學生來說,其實都沒啥卵用。就業機會少,給的崗位少,而且特別護着當地人。想留英,真的首選英格蘭,甚至去威爾士找機會都可以。蘇格蘭比例還要再降一些。比如說現在有2年畢業生簽證支持,國內學生留在英國的概率大概有8%出頭,而蘇格蘭的概率最多6%不到。

所以,不曉得爲啥大家這麼追捧格拉,就是因爲他們家商學院?還是因爲這個學校的顏值或古老程度下的底蘊?還是說,就是衝這個這個學校qs排名給力,足夠保值?

總了個結:其實現在qs前百很多學校裡面都是泡沫比較大的,這幾年申請量減少,依舊沒把泡沫戳破。尤其是前百很多學校,依舊有嚴重泡沫在裡面。反而qs100以後很多學校有些開始迴歸正常的形態。

現在英國很多前百學校其實不健康運作的,過度依賴中國學生,瘋狂擴招,一個班原計劃招生60人,隔幾年後,慢慢的創收到140多人,經常翻倍。師資跟不上,學生水平有的也跟不上,所以有了很多掛科,延畢。很多學校看似對國際學生友好,實際很冷漠,有事踢皮球,不太解決問題。

所以,其實從體驗角度來說,qs前百學校是真的沒啥太多意義的。反而有些靠後但精英教學的學校,人情味很重,能讓你感受到留學不一樣的感受。比如巴斯,聖安這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