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糖鐵第二期地景營造 開工
雲林縣北港糖廠景觀地景文化工程第一期陸續獲得國家建設卓越獎、臺灣景觀大賞獎,縣府再自籌1.2億元進行第二期,希望完成北港糖鐵文化拼圖。(周麗蘭攝)
耗資1.4億元的雲林縣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劃,去年完成8處主題景觀後,縣府再自籌1.2億元,把營造空間延伸到媽祖大橋,涵蓋2公頃的舊糖廠空地,使整個鐵道地景文化空間一氣呵成,第二期工程30日開工。
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劃的目標,是把停工閒置20年的北港舊糖廠重新活化爲鐵道文化場域,除帶動北港觀光風氣,更是雲縣府向觀光署爭取的重點景區遊憩廊帶計劃。
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入口意象、蔗糖水道、曝氣池舊址、大樹平臺、彩糖廣場、鳴日鐵道地景、環形平臺等景點,但到媽祖大橋之前尚有2公頃閒置土地未營造,經縣府自籌1.2億元進行第二期工程,30日縣長張麗善親自主祭祈福動土。
張麗善表示,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從入口意象到北港糖廠市地重劃區、大北港科技產業園區都連結起來,香客有更多遊憩景點,在北港好好吃一頓飯還能住一晚,斥資1.2億元是非常有意義的。
縣府城鄉處長林長造說,二期工程涵蓋2公頃,新增鐵道沙龍、蔗裡有媽祖、追日驛站、向陽草坪、糖跡迷蹤、水道走廊、浮動廣場、廁所和展覽室等區域,還將連接媽祖大橋,預計明年7月完工,屆時整個糖鐵近6公頃景觀一氣呵成,變成很好的觀光遊憩場所。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副議長蔡詠鍀指出,北港舊糖廠這幾年活化,大家都有目共睹,人潮持續增加中;朝天宮也正規畫整修香客大樓,讓進香客、遊客能夠有個舒適的休息之處,他希望不只風華再現、保留在地文化,也能走在時代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