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開心漁場」?北市公園大量死魚除天熱疑有偷放生
臺北市內湖碧湖公園,近期陸續發現異常、大量的大魚死亡,還有大尾的大頭鰱魚種。照片/議員陳宥丞提供
臺北市內湖碧湖公園,近期陸續發現異常、大量的大魚死亡,還有大尾的大頭鰱魚種。議員陳宥丞、何孟樺等人陸續接獲陳情,專家初步推測,魚只大量死亡部分原因是因天熱水溫升高、溶氧量不足,但也非常有可能是被偷放魚、疑惡意放養造成。
議員陳宥丞說,近期民衆陸續陳情,表示內湖區碧湖公園有異常大量的大魚死亡,經專家初判,因爲這次死亡漂浮的大魚以往並未出現在碧湖,代表應是近期有人刻意放魚,還可能是放有問題的魚。
陳要求市府完成四點作爲,一是儘速打撈、其次是增加曝氣、檢測水質及依法通報查明,是否惡意放魚破壞環境生態。陳說,今天若被惡意棄置的不是疑似有問題的大魚,而是其他攻擊性的兇猛動物,或是任何大量外來種,還可能是有毒的危害環境的物質,將釀成無法想像的危險。
何孟樺也表示,據北市環保局監測水質,DO值(含氧量)都偏低,9月14日是1.62ppm,16日是3.24ppm,看起來應該主要的原因是氣溫升高含氧量不足。環保局稽查車組於114年9月14日12時15分至現場稽查,查時於現場未發現明顯異味及明確污染源,魚羣死亡原因可能爲水溫急遽升高或水中溶氧量導致,將另行通報公園處協助處理。
另,9月14日22時環保局也派員至現場稽查,沿湖巡視未發現通報內容的死魚污染狀況,稽查人員針對該區域水質進行檢測,結果如下水溫爲攝氏27.3度,pH值爲7.62,DO值爲1.62ppm,使用各類重金屬快篩包均未檢出。另9月16日12時50分派員前往現場查察,稽查時巡視湖面僅1只死魚,目視水色正常且無異味,於現場採樣檢測水溫爲攝氏32.8度,pH值爲7.27,DO值爲3.24ppm,使用各類重金屬快篩包均爲未檢出。
臺北市內湖碧湖公園,近期陸續發現異常、大量的大魚死亡,還有大尾的大頭鰱魚種。議員陳宥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