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龍媽換馬甲抵制《哪吒2》,黑粉羣聊內容曝光,有組織有預謀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具體信息來源已贅述在文章結尾。
人怕出名豬怕壯。
沒想到電影也是如此。
2025年春節檔。
一部動畫片《哪吒》橫空出世。
迅速衝上了全球電影票房榜單前十。
不僅票房領先,口碑也是一片讚譽。
眼看《哪吒》就要創造歷史。
網上卻出現了不少所謂的“網紅”。
他們公開詆譭和抵制小哪吒。
經過一番調查後。
網友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這種針對《哪吒》的攻擊竟然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這些人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難道他們就是看不慣中國電影的進步嗎?
網紅“北大龍媽”公開抵制《哪吒2》
《哪吒2》自上映以來,票房一路飆升。截至2025年2月22日,票房突破130億元。
成功登頂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榜首。
2025年2月13日。
一位自稱北京大學傳播系畢業的育兒博主“北大龍媽”發佈了一則短視頻。
公開抵制《哪吒2》,並勸說家長不要帶孩子觀看這部電影。
短短几分鐘的視頻中。
“北大龍媽”列舉了電影的三大“問題”。
她認爲敖丙替哪吒考試的情節設計不合理。
這傳遞了作弊的不良風氣,可能誤導孩子。
影片中的打鬥場面被她解讀爲“宣揚暴力”。
哪吒不分青紅皁白地攻擊妖怪,被認爲是在模糊善惡界限。
就連備受觀衆喜愛的殷夫人和石磯娘娘等女性角色。
也被指責是消費女性形象,塑造刻板印象,貶低女性價值。
從立意上看。
她覺得《哪吒》通篇都在宣揚不切實際的英雄主義。
電影中哪吒“無所不能”的形象會讓孩子產生幻想。
未來若發現自己只是普通人,可能導致心理落差。
甚至連導演餃子“啃老三年”的經歷。
也被她總結爲育兒過程中的“反面教材”,擔心孩子效仿其依賴父母的行爲。
幾分鐘的視頻裡,“北大龍媽”句句都以“高學歷家長”的姿態批判。
看似有理,實則是過度解讀和欲加之罪。
不少網友紛紛在線反駁她。
有人懷疑她根本沒看過電影,只是爲了蹭流量。
面對質疑,“北大龍媽”霸氣迴應。
承認自己就是在“蹭流量”。
還辯解說自己的專業就是傳播學,蹭流量是本能和權利。
她的這番話在網友看來無異於火上澆油。
非但沒有平息輿論,反而再次點燃了觀衆的怒火。
2月14日,她發視頻稱自己遭受網暴,並再次強調觀點。
還將之前舉報下架的視頻重新發出,導致賬號被封。
本以爲賬號封了,龍媽會低調下來。
沒想到她是鐵了心要和網友“硬剛”。
2月16日,“北大龍媽”換了個小號。
再次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並稱自己和孩子都不喜歡看《哪吒2》這樣的大英雄主義電影。
然而她也承認自己根本沒看過這部電影,進一步引發了網友的憤怒。
沒看過電影就憑道聽途說批評,北大龍媽的行爲讓很多網友聯想到國漫因家長舉報被整改的歷史。
激化了爭議。
隨着事件發酵。
網上關於《哪吒2》的負面評價似乎也在增加。
抄襲、錯別字、篡改神話。
各種帽子像不要錢一樣扣上來。
各路網紅“齊上陣”,《哪吒》風評兩極分化
其實從《哪吒1》上映時。
關於哪吒形象和故事情節的討論就沒斷過。
不同於傳統國漫中眉清目秀的男孩形象。
《哪吒》中的主角顯得頹廢又邋遢。
當時就引起過一部分網友的不滿。
在部分網紅打出“抵制”口號後。
這種不滿再次捲土重來。
這次不僅哪吒的形象受到攻擊。
連其他小角色也被質疑抄襲日本動漫或遊戲。
還有部分觀衆認爲哪吒的“反叛”設定模仿了日本動漫《EVA》。
甚至將其與《蠟筆小新》類比,稱其缺乏中國神話特色。
影片在海外上映時,外國網友質疑哪吒的飛行能力與漫威鋼鐵俠相似。
引發“文化挪用”爭議,但此觀點被央視新聞調侃爲“幽默聯想”。
還有觀衆批評影片刪除了哪吒“弒父”這一標誌性情節。
認爲改編弱化了角色的悲劇性和反叛精神。
導致人物更偏向“日式熱血少年”而非中國神話原型。
話裡話外都在傳達“哪吒抄襲日漫,篡改中國神話”的觀點。
直接將脫身於中國傳統神話的哪吒放在了文化的對立面。
不僅在人物和情節上挑毛病。
還有人拿着放大鏡研究影片字幕上的“低級錯誤”。
例如:“休養”寫成“修養”,“師傅”與“師父”混用。
藉此批評製作方審覈不嚴,認爲高票房作品應更注重文化嚴謹性。
但也有網友對這些所謂的“瑕疵”並不買賬。
認爲這些網紅大V就是在吹毛求疵,沒事找事。
隨着“黑粉羣”的曝光。
網友們突然醒悟。
原來現在黑《哪吒》竟然也成了流量密碼。
而他們黑哪吒的手段更是讓人意想不到。
看了黑粉羣的聊天記錄後,很多網友才知道。
除了舉報、挑毛病。
世界上還有一種更陰險的“制裁”方式——“捧殺”。
所謂“捧殺”很容易理解。
“捧”指的是不遺餘力地吹捧。
“殺”則是指在捧到一定程度後再打擊、貶低或毀滅。
捧殺的本質是利用人性的弱點。
通過先捧後殺的手段,達到控制、傷害或謀取利益的目的。
根據網友曝光的黑粉羣聊記錄。
這些黑粉“捧殺”《哪吒》的策略有三種表現形式。
首先是不遺餘力的吹捧。
比如我們最近經常在網上見到“餃子吊打名導演”“哪吒2北伐好萊塢”等言論。
這些話表面是在誇讚餃子導演。
但卻暗中將餃子置於國內知名導演的對立面。
給初出茅廬的餃子豎了不少假想敵。
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將《哪吒2》與國內外經典電影強行對比。
此類言論表面擡高影片地位。
實則製造“德不配位”的輿論陷阱,引發公衆逆反心理。
有了前面行爲的鋪墊。
黑粉羣要求成員發佈“20刷哪吒2”等誇張言論。
並在電影院撿取他人票根曬圖,僞造“全民狂熱”的假象。
此類行爲主要利用互聯網的傳播特性。
通過重複性話術製造“票房泡沫”的錯覺,試圖削弱影片的真實口碑。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散佈各種評論。
刻意忽略哪吒的劇情和製作。
將其票房和口碑的成功簡單歸因於“民族主義煽動”或“檔期紅利”。
甚至有些膽子大的人。
還將“我命由我不由天”主題曲解爲“對強權的政治隱喻”。
刻意製造與政治相關的誇張話題和爭議。
以吸引眼球、增加流量,進而爲商業產品或服務謀取利益。
這種行爲對電影的輿論環境造成了極大干擾。
極端吹捧和虛假刷票等行爲會誤導觀衆。
讓他們對電影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當電影無法滿足這些期望時,觀衆可能會感到失望。
從而影響電影的口碑。
另一方面,對立敘事和製造導演對立等行爲會激化觀衆情緒。
引發不必要的爭論和衝突,破壞電影市場的和諧氛圍。
影響觀衆對國產電影的整體認知。
但好在,《哪吒》的觀衆和主創都對這種“捧殺”行爲保持清醒理性。
多數觀衆對黑粉話術保持警惕。
認爲“作品應迴歸作品本身”,既不盲目神化,也不被話術綁架。
導演餃子選擇閉關創作,避免過度消費IP。
團隊停止對外採訪以減少爭議,此舉被贊爲“智者的急流勇退”。
這次暴露的黑粉產業鏈。
將互聯網時代“爲流量而製造對立”的畸形生態顯露無疑。
在這裡我們也要呼籲網友和相關部門。
一起合力抵制這種網絡不良生態。
希望平臺加大監管力度。
還網友一片清朗的網絡空間。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北大龍媽舉報《哪吒2》,稱不適合帶孩子去觀看 網友熱議!.大象新聞.2025-02-20
《哪吒2》字幕被曝有錯別字,是“吹毛求疵”?.魯中晨報.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