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恐下到紫爆 雨量破千毫米

中央氣象署今下午3時50分針對6縣市發佈大雨特報,影響時間持續到晚上。聯合報系資料照

東北季風及風神臺風外圍環流影響,北臺灣豪雨不斷,中央氣象署昨表示,未來3日累積雨量,桃園以北、宜蘭、新竹和花蓮山區有機會達500毫米,臺北、新北山區、基隆北海岸更可能達800至1200毫米,下到紫爆,有積淹水或山崩風險。

宜蘭縣今全縣停班課,北市陽明山一帶學校、新北新店及烏來、新竹縣尖石鄉部分學校,及花蓮秀林鄉部分村、桃園復興區也停班課。

氣象署資深預報員李孟軒說,昨晚至今晨強降雨往東邊移動,宜蘭雨勢更劇烈,北花蓮降雨也逐漸增加。今白天至明清晨降雨熱區集中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宜蘭,會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恐下到紫爆,北花蓮也要慎防局部豪雨。

新北烏來、石碇、平溪、汐止等11區共50裡土石流黃色警戒,持續撤離1347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昨下午工作會報,花蓮縣秀林鄉針對立霧溪堰塞湖撤離873人,同時開設3處收容所收容64人,安心住幫你付專案安置253人。臺8線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路段已封閉。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持續滲流,所幸昨降雨量不大,水位仍距壩頂4.8公尺,但現場落石多,壩體下方滲流有變大趨勢,工程團隊持續搶設便道與降挖壩體以降低風險。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開挖工程持續推進,讓水儘量流出,最快3、4天,最慢1周完成壩頂降挖工程,雖暫無立即危險,考量安全仍維持紅色警戒。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羣策表示,成功大學團隊檢視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整體狀況,利用最新地形模型資料計算,壩高約270公尺,水量有變少,蓄水量175萬噸,水流經過靳珩隧道仍持續溢流,水位沒明顯上升,維持離壩頂4.8公尺左右。

黃羣策指出,機械還剩下10公尺左右才能到壩頂,但現場施工環境差,怪手上去才1公尺石頭就掉下來,須再處理刷坡才能到達壩頂,若機具到壩頂,希望能降挖達到溢流作用。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也預告,若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恐溢流,爲避免影響臺9線用路人車安全,不排除封閉太魯閣大橋。與大橋平行的北迴鐵路因高度比公路更高,未達警戒值,臺鐵暫無封閉規畫。

新竹縣尖石鄉泰崗溪受去年11月康芮颱風影響,土石堆積河道形成堰塞湖,縣府考量公共安全,昨公告尖石鄉泰崗溪列入水域遊憩活動禁止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