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包客澳洲荒野自駕遊失蹤12天獲救 「黃金守則」提高生存率
26歲德國揹包客威嘉日前在澳洲西部自駕旅行失蹤12天,幸運獲救。圖爲西澳省警方發佈她在伯斯住院的照片。(美聯社)
一名德國女揹包客6月底在澳洲西部內陸自駕旅遊途中流落荒野11夜,本月11日遇上路過的當地人終於撿回一命,警方認爲要找到她落難位置「全憑運氣」,她爲何離開備有飲食衣物的車輛求救令人不解。女子14日向各界致謝時表示,她駕車出了車禍撞傷頭部,在神智不清的情況下棄車,結果迷路。野外求生專家提供在原野自助旅行的黃金守則與野外求生要點,可增加獲救機率。
綜合英國《衛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德國之聲等媒體報導,在澳洲工作兩年的26歲德國女子威嘉(Carolina Wilga)6月28日從澳洲西澳省首府伯斯(Perth)出發,獨自駕駛一輛三菱廂型車展開西澳自助旅行,計劃探索西澳省並朝北行駛。隔天她在伯斯北部300公里處的畢肯鎮(Beacon)造訪一家雜貨店,此後失去音訊,親友于是報警。
西澳省警方發動陸空兩路大搜索,在志工協助之下,在西澳省偏遠的小麥種植區全面搜尋,直到7月10日纔在距離畢肯鎮約150公里的卡倫山(Karroun Hill)自然保護區找到她駕駛的車輛,車身陷入泥淖,車裡有食物飲水與衣物,現場看來是威嘉「在某種情況下無法操控車輛」,之後車輛故障陷入泥中。一名警官表示,當地地勢崎嶇,能找到她的車有如奇蹟,全憑運氣。
隔天(11日)下午,附近居民塔妮雅(Tania)駕車途中發現威嘉在林間路邊徘迴,威嘉朝她的車揮舞雙手,塔尼雅當場就知道她是失蹤多日的德國女子,隨即搭救,她告訴威嘉「大家都在找你」。塔尼亞說,那條路可能好幾天纔會有人開車路過。警方表示,威嘉在荒野度過11個寒冷的夜晚,獲救時沒穿鞋子,全身滿是蚊蟲叮咬痕跡且有些許輕傷,她疲憊不堪、飢腸轆轆而且脫水,獲救地點距離棄車處約36公里。
警方說,威嘉在車裡待了1天就陷入慌亂,棄車試圖求救。她身上只有少許食物與水,利用太陽位置朝西徒步移動,靠着雨水與水坑裡的水維生,一度落腳於某個洞穴,獲救時人很虛弱,所幸並無嚴重傷勢,警方隨即以直升機送她到伯斯就醫治療。卡倫山保護區廣達30萬公頃,地形複雜險峻,夜間氣溫冷到攝氏0度甚至下了大雨,環境惡劣,動植物種類繁多,容易迷路,生存不易。
威嘉就醫後透過聲明向所有搜尋人力、醫務人員與德國領事館致上「發自靈魂深處的謝意」,她在落難期間幾度認爲不會有人找到她的下落,存活無望,「一想到所有相信我、鍥而不捨尋找我、對我抱持希望的人們,我便生出在黑暗時刻撐下去的力量」,西澳省讓她明白成爲社區一員真正的意義,人性、團結、彼此關心是最重要的事。她也以「天使」形容救命恩人塔尼雅。
車裡明明有飲食與衣物,爲何棄車求救?威嘉表示,駕車途中失控,車輛滾下邊坡,她的頭部受了重傷,當時她在神智不清的情況下離開車輛逃命,結果迷了路,「我能活下來,滿心感激不已。謝謝澳洲,你太棒了」。西澳省省長庫克(Roger Cook)得知威嘉平安生還後向她的親友道賀,也不忘提醒大衆,此事說明西澳省叢林與內陸地帶有多危險,「如果各位打算赴西澳偏遠地帶長途旅行,請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澳洲廣播公司確認,威嘉已於當地時間週三下午出院。
「澳洲叢林生存」(Bush Survival Australia)創辦人、實境節目「澳洲獨自求生」(Alone Australia)顧問戴德曼(Gordon Dedman)說,在澳洲內陸地區駕車旅行時的「黃金守則」就是待在車裡,不僅有助搜救人員尋找,也能爲落難者提供保護,車身的鏡子玻璃等物品也能吸引搜救人力注意。
戴德曼說,另一個方法是在地面畫一個巨大的「X」字樣,也能提高被發現的機率。此外,到偏遠地區旅行,應該攜帶信標燈志、金屬線絲之類的物品,這類物品在陽光下會反光。戴德曼提出用來衡量食物與必需品的4個「3字訣」:3分鐘沒有空氣、3小時沒有庇護、3天沒有水、3星期沒有食物。他強調,人類長時間不進食,靠着自體脂肪也能存活。
戴德曼提出2個縮寫字母組成的單字STOP與PLAN口訣,易於牢記求生原則。STOP代表「停止、思考、組織、計劃」(stop, think, organise and plan)。PLAN代表「保護、位置、獲取、找路」(protection, location, acquisition, and navigation),依序意指「確保急救品、衣物、避險處與火」,「吸引、維持、引導外界注意位置」、「獲取水與食物」、「尋找平安返回的方位與行進方向」。他強調,火的用途很多,包括取暖、照明、燒水、煮食、發出煙霧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