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汁脆皮香酥鴨必點!清泉崗70年眷村老字號
香酥鴨皮脆肉嫩、味道極好,客人吃後都讚不絕口。(眷戀之村提供)
老闆娘許麗麗(左)交棒女婿蔡政峰,共同爲守住眷村味道而努力。
《眷戀之村》第四期眷總週年 重遊左營海軍眷村
藏身在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附近的「復興餐廳」,每日高朋滿座,融合了各省菜系和臺菜風味,招牌的香酥鴨、麻辣牛肚、山東餃子、北方蔥油餅等,老外省嘗的是家鄉情,年輕人吃的是新鮮味,在口碑相傳下,儼然成爲滿足衆多饕客和遊客味蕾的臺中美食基地!
人氣爆棚 清泉崗基地藏美味
「早年部隊裡每逢莒光日,阿兵哥們都會加菜或外出聚餐,那時餐館生意最好最熱鬧,也因應阿兵哥們的需求,加上經濟起飛、附近居民也開始聚餐宴客,餐廳菜色愈來愈多,也從麪食小菜等小吃慢慢增加桌宴大菜料理。」
復興餐廳老闆娘許麗麗回憶着當年最輝煌、也是最疲累的時光,她與婆婆高桂芝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在小小的廚房裡忍受着高溫揮汗做菜,「婆婆是爲了4個小孩,我是爲了3個小孩。」婆媳倆用料理撐起這個家的半邊天。
下午1點多,中午高朋滿座的客人散去,廚房裡仍熱鬧滾滾地傳出各種香氣,炸獅子頭、滷鴨子、熬酸菜湯、揉蔥油餅麪糰等,「每天的備料作業都馬虎不得,丈母孃(許麗麗)傳承下來的料理滋味,絕不能『走味』。」
就拿招牌必點「香酥鴨「來說,蔡政峰表示,鴨子若是太大隻,肉質會太老;太小隻則吃不到肉,3斤左右最適合。全鴨處理洗淨後,放到老滷鍋裡以中藥材秘方慢滷至少1小時,過程還不時得幫鴨子淋滷汁「沐浴」一番,起鍋後再風乾,才能下鍋油炸,180度高油溫炸過久肉質會過幹,時間太短則不夠酥,因此火候掌控十分重要。
好評如潮 客人不遠千里而來
另外,像是逢年過節特別受歡迎的獅子頭,經改良後、特意做得較小顆,1人1顆份量剛剛好,肥瘦黃金比例的絞肉必須以手工捏製,邊捏邊甩邊打、打出筋性纔夠Q彈,下油鍋炸至金黃再蒸熟入味,汁香肉甜超美味,不但內用客人愛點,更是冷凍宅配大熱門。
許麗麗回憶道,當年她還在就讀明道高中美工科時,放學回家,有時就會到一牆之隔的「鄰居」復興餐廳幫忙,後來嫁進孟家後,理所當然成爲婆婆高桂芝的得力幫手,也習得婆婆傳授的好手藝,加上自學家鄉安徽和其它特色料理,以及從客人不斷提供的意見,還有女婿研發改良的菜色,發展出目前數十道手路菜,從開胃涼菜到冷盤滷水、麪食和香酥類,以及各省口味的肉類料理和海鮮應有盡有。
曾歷經SARS時期1天只賣出1碗牛肉麪、收入僅80元的日子,也挺過新冠疫情研發冷凍真空包的度小月時刻,在窄小潮溼又悶熱的廚房待了近40年,許麗麗一人既掌廚房又管外場,多年累積的壓力讓她幾乎患了憂鬱症,也萌生離開餐廳的念頭。好在後來人手增加,忙碌獲得改善,度過低潮期後,許麗麗現在依舊拿着鍋鏟繼續打拚。
女婿接班 70年老味道續飄香
前幾年,她再度萌生退休念頭,但也捨不得婆婆白手起家的餐廳就此歇業,於是詢問女婿蔡政峰是否願意接手。蔡政峰高中和大學學的是西餐,自己喜歡的則是日本料理,他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爲眷村菜廚師,在試吃丈母孃做的眷村菜後十分震撼,因此決意放下日料從頭學起。
「中西料理做菜的概念都是相通的,但中菜更多的是無法量化、只能靠經驗傳承的技法,有丈母孃的指導和提點,因此少走了許多冤枉路。」蔡政峰感性地說。
許麗麗傳承給他料理技法和許多手法細節,例如滷鴨時鴨只大小不一、不能只靠計算時間,像是「甩鴨腿試熟度就是多年經驗的傳承。」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也隨着時代在變,蔡政峰堅持不會改變每道料理既有的調味以保持老味道,但是會調整比例讓味道更平衛,也更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概念。許麗麗也笑說,她偶爾會點幾道菜回家「考試」,藉此來督促和激勵蔡政峰。
復興餐廳雖偏向川菜和臺菜,但多元化的料理還包含了東北菜、江浙菜、湖南菜等,讓人聞香生津的美食佳餚,加上平實的價位,即使餐廳隱身在眷村深處,依舊每天座無虛席,適切地演繹了眷村好味道「味美不怕巷子深」的美食魅力。(全文請見《眷戀之村》第四期;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