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巨頭連番警告:放任氣候危機持續惡化 很多地區將無法投保
財聯社8月8日訊(編輯 史正丞)面對氣候變化引發的山火、暴雨、洪水高強度頻發,全球頂級保險集團接連發出警告:氣候危機可能很快就會超過保險行業的應對能力,屆時保險公司將無法再爲抵押貸款和投資等金融服務提供保障。
作爲背景,聯合國方面警告稱,按照人類社會目前的運轉方式,地球將在本世紀面臨2.6-3.1攝氏度的升溫——這一水平將給地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安聯(Allianz)董事會負責投資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成員岡特·塔林格表示,這個世界正在接近“保險公司將無法再爲抵押貸款等金融服務提供保障”的溫度水平。
在今年3月發佈的一篇帖子中,塔林格就曾指出,隨着極端天氣造成損失,整個資產類別正在“實時退化”。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日益惡化的氣候危機似乎正“走向摧毀資本主義的軌道”。
更糟糕的是,除了解決氣候變化的根源外,並沒有太多妥協的方法。
塔林格表示:“我們的確可以談論如何適應(氣候危機)。如何建設我們的基礎設施、房屋、街道、管線、電網,使其能夠承受某些形式的氣象災害。這是我們可以做的事,背後有非常清晰的經濟理由。”
安聯的研究顯示,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通常能達到適應性改造成本的10倍,這爲政策制定者投資預防性措施提供了明確的經濟激勵。
塔林格警告稱,若沿用目前的政策,地球顯然正走在一個導致2.7-3攝氏度升溫的路徑上,在那種情況下根本無法實現“適應”。他表示:“我們無法保護阿姆斯特丹免受海平面上升3米的影響。這根本不可行。”
安聯董事也透露,目前約有三分之二的自然災害經濟損失沒有投保,這意味着災害的經濟負擔會落在個人、企業和政府身上。
塔林格介紹稱:“如果這個數量繼續增加,我們就會面臨一個無法承受的社會局面,因爲風險太大,保險已無法覆蓋……實際上有很多人在討論某些資產根本無法投保。作爲投資者,很難應對這些資產。”
無獨有偶,歐洲第五大保險公司蘇黎世保險集團也在今年4月底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應對自然災害的前景“令人震驚地黯淡”。
報告指出,在2014至2023年期間,龍捲風、颶風、洪水、野火等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約2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然而在氣候模式的長期變化下,災害的頻率與強度正在增加。蘇黎世還發現,在過去三十年中,全球受保損失的增長速度(5.9%)遠快於全球經濟增速。
蘇黎世表示,若承保損失繼續以這樣的速度增長,需要上調氣候相關的保費以反映額外風險。這反過來將影響個人和企業購買保險的意願和能力,進而對市場運作產生影響。
專業數據供應商Artemis的老闆Steve Evans警告稱:“如果損失持續上升,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乃至資本市場都會失去經濟可行性。所以,必須採取措施真正將韌性建設和保障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