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了,這個獎非他莫屬
第三十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如期而至。
往年常被詬病"水分太大"的"滬上白玉蘭",今年卻頗有向權威的飛天獎看齊的架勢。
所有獎項的歸屬都如同精心計算過一般穩妥,沒有任何爆冷,每個結果都顯得合情合理、衆望所歸。
最佳男配角獎項上,資深演員聶遠、郭曉東、林更新、富大龍悉數落敗,最終由新生代演員蔣奇明摘得桂冠。
這位年輕演員堪稱演藝圈的一股清流,完全依靠紮實的作品一步步積累口碑,最終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站穩腳跟。
誰能想到五年前,他還在社交媒體上卑微求職,那時的他籍籍無名、無戲可拍、經濟拮据,處境相當窘迫。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無論是《漫長的季節》中的聾啞人傅衛軍,還是《邊水往事》裡的疊碼仔王安全,雖然戲份不多,但每個鏡頭都充滿戲劇張力。
他的成功印證了演技纔是演員最有力的武器,流量數據都是虛的,塑造出深入人心的角色纔是真本事。
最佳女配角由蔣欣獲得。
這位實力派演員堪稱明珠蒙塵,明明長着一張"獎盃收割機"的臉,查閱履歷卻發現重要獎項顆粒無收,處境比劉琳還要憋屈。
從華妃到樊勝美,她塑造了太多經典角色。
在《小巷人家》中,她將宋瑩這個明媚熱烈、風風火火的江南女子演繹得活靈活現,完全看不出她其實是新疆人。
這次若再與獎項失之交臂,實在說不過去。
白玉蘭評委這次總算沒有搞事情,順應了大衆期待,否則必定會被網友的口水淹沒。
備受矚目的視後獎項最終花落宋佳。
這個獎項從一開始就波折不斷,評委會強調要扶持新人,這讓楊紫、劉亦菲的粉絲們燃起希望。
尤其是劉亦菲,頒獎前一晚,她特意推掉LV大秀的行程,專程出席提名晚宴。
本以爲勝券在握,卻發現自己只是被主辦方利用來製造話題。
她果斷選擇臨時缺席,用行動表達態度,跳出了這場遊戲規則。
相比之下,閆妮這樣的資深演員就淡定許多。即便已經是第七次提名,她依然笑容滿面地表示"高興得很"。
更考驗心態的是,典禮前有權威媒體放出"閆妮獲獎"的假消息。
雖然吃瓜羣衆都被迷惑,但她絲毫不受影響。
當宋佳獲獎結果公佈時,坐在後排的閆妮遞上一支棉花枝,臉上始終掛着真誠的微笑,看不到一絲失落。
到了她這個年紀,早已修煉出豁達的胸襟。得獎固然欣喜,別人獲獎也會衷心祝福。
她深知能走到這一步都不容易,無論誰獲獎,都不會影響這份美好的相聚。
視帝的角逐同樣激烈,堪稱"神仙打架"。
王驍在《凡人歌》中的表演自然真實,將角色的情感把控得恰到好處,沉穩內斂又細膩動人,彷彿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真實生活。
王寶強時隔多年再演電視劇,《棋士》雖然整體質量一般,但他的演技依舊在線,將遊走於正邪之間的複雜角色演繹得層次分明。
於和偉在《我是刑警》中突破自我,生動詮釋了基層警察的血性與擔當。這部劇叫好又叫座,年年入圍卻年年陪跑的他,也該拿獎了。
張若昀的《慶餘年2》受題材限制競爭力減半。他的表演雖然撐住了這個優質IP,但距離拿獎還有提升空間。
最終,各方面優勢明顯的靳東摘得桂冠。
首先,《西北歲月》作爲革命題材,立意高遠;
其次,他將老一輩革命家塑造得栩栩如生;
再者,這個獎也是對他多年積累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這竟是靳東的首個主流獎項。
在4分鐘的獲獎感言中,他語出驚人:
"印象裡沒有拿到過任何電視劇類的最佳男主角,今天能拿到這個獎,我知道跟我的表演、技術、專業好像沒有太大的關係......臺下的幾位比我都優秀。"
這番自謙之詞,卻也道出了白玉蘭的尷尬。若真按演技論英雄,靳東早該獲獎。
當年《僞裝者》中,他塑造的多面間諜明樓光芒四射,表演如靜水流深,完全有資格獲獎。
可惜那一屆遇上大熱的胡歌和《琅琊榜》,只能遺憾陪跑。
《我的前半生》裡,他演繹的賀涵堪稱霸道總裁的終極模板,風度翩翩卻不油膩。
然而第24屆白玉蘭獎上,所有主演都獲得提名,唯獨漏了最該提名的靳東。
盛名之下,爭議漸起。
有段時間,靳東被批演技固化,總在重複霸總形象,再加上"文化人"人設頻頻翻車,觀衆緣急劇下滑。
面對非議,靳東選擇減少曝光,甚至考慮提前退休。
再露面時,已是領導身份。
他曾感嘆:似乎離演藝圈越來越遠了。
這次遲來的認可,讓人難以用純粹的目光看待。
但必須承認,能出演《西北歲月》這樣的正劇,是很多流量明星望塵莫及的。
他身上沉澱的生活閱歷與厚重氣質,完美契合了時代劇的要求。
綜合來看,這個獎他當之無愧。
正如西北曠野的風沙需要經年累月的積澱,演員的成就也需要時間的打磨。
獲獎的終極意義,無非名利二字。有人追求聲名鵲起,有人渴望財源滾滾。
但若能超越這些,真正提升行業水準、爲社會做出貢獻,纔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