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中毒案後強化食安 桃園副市長:建立前端通報平臺與強化稽查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巨(右)接受電臺訪問,對能源、寶林中毒案等議題表達看法。圖/桃園市政府新聞處提供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巨今天上午接受電臺「千秋萬事」訪問,表示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至今,大家對引發中毒的邦克列酸的認識應該已經比較清楚,這種毒素必須在很特殊的環境纔會生成,只要確認來源與好好儲存,大致上都沒問題,可以放心吃,不需要「聞米色變」。
王明巨指出,食安的確是很大的問題,畢竟可以吃的食物太多,添加物也多,蘇丹紅就是明顯的例子,臺灣過去也發生過幾次重大食安事件,因應全球化,愈來愈多的異國料理被帶進臺灣,都值得有關單位重視。
王明巨表示,桃園市衛生局在食安方面做很多努力,寶林案發生後,動員查上中下游食材供應廠與餐廳,食材和保存、工作環境各方面都查。這次寶林中毒事件和以往的食物中毒很不一樣,因爲過去沒發生,沒有這樣的經驗,剛開始醫師和病患都不清楚,因應全新的教訓,要提出新的對策。
王明巨說,新對策包括譬如消費者吃了以後只要覺得不對勁,就可以利用平臺上網通報,衛生單位從平臺的統計發現數量增加到已經不是個案的程度,就要啓動對應的機制,不是像過去病患分佈在不同醫院,數字不能串起,或到了末端工作平臺才發現該起食安並非個案,在前端就掌握情況,可以及早處置。
王明巨說明,桃園市衛生局正在精進食安通報系統,規畫從前端的平臺就能掌握情況,要料敵從寬,在最早的時候掌握情況和處置,讓傷害降最低。另外,衛生局也精進前端的稽查工作,像這週六桃園市龍岡米幹節熱鬧登場,事先已經稽查供應商和店家的食材保存方式和環境。
衛生局表示,目前民衆可以透過1999市民服務電話通報食安問題,行政院11日院會上也責成衛福部規畫可供民衆使用的網路即時通報填報系統。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巨(右)今天上午介紹電臺專訪,認爲政府要從寶林中毒案記取新的教訓。圖/中廣「千秋萬事」直播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