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烹飪技術士恐需花錢上課 勞動部研擬恢復衛生講習
近年食安事件頻傳,如日前發生的邦克列酸事件造成多人死傷,皆引發社會關注。(本報資料照)
監察院發現勞動部曾於2013年爲了幫考生節省費用等原因,因而取消中餐、西餐及食物製備技術士報檢前講習時數後卻未有配套措施要求檢討,勞動部近日已研議未來報考應納入衛生講習時數或相關課程學分始得報考檢定。但有高職教師質疑,參與衛生講習與否食安事件不必然有聯結,呼籲勞動部若要恢復應提出更有力的理由。
監察院日前提出調查報告指出,勞動部2013年取消烹調技術士檢定報檢資格後,原本與衛福部召開會議應提供講習時數始得參加報檢,但後來竟規避責任,逕予決定不宜恢復,且2024年如寶林茶室等重大食安事件前,勞動部及衛福部卻仍未有檢討作爲,要求應改善。
勞動部於2013年研議時稱參加技能檢定者,並全爲就業,爲節省考生每年花費約4000萬元報檢前講習費用因而取消,並建議或可於從業前完善訓練機制,較能保障公衆安全。未料取消時數後,衛福部卻未同步增加職前訓練課程。
未料,據衛福部統計,近年發生食品中毒場所集中於「供膳之營業場所」,監察院認爲,烹調技術士扮演關鍵角色,全面且滾動性強化其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有其必要性。據統計,近年報考中餐、西餐人數每年至少有2萬7000餘人報考,勞動部經與衛福部討論後擬恢復,未來報考中餐、西餐及食物製備等前應要上過衛生講習課程才能報名。
但高雄餐旅大學附屬餐旅高中教師陳凱毅說,對學生而言僅有高一學生可能仍未上過相關課程得要自費講習外,高二以上學生報考丙級應沒有問題,但他認爲,食安事件與有無上過衛生講習沒有直接相關,防止食安事件應要透過落實環境檢核、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反而更重要。
勞動部發展署表示,爲強化應檢人食品安全衛生職能,勞動力發展署對技能檢定「中餐烹調」、「西餐烹調」及「食物製備」等3職類報檢資格,邀集相關單位共同研商修訂,納入衛生講習時數或相關課程學分,目前進行意見蒐集中,若外界無異議,將據以辦理法制作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