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命名第三屆“保定工匠”200名
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訊 2月6日,保定市召開建設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表彰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會上宣佈命名第三屆“保定工匠”,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侯麗新、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範志超等200名高技能人才獲此殊榮。至此,保定市已連續命名三屆“保定工匠”,總數達606名,爲“人才保定”“創新保定”“智造保定”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和技能保障。
近年來,保定市總工會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緊抓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發展機遇,持續推動產改工作走深走實。按照大國工匠引領力、實踐力、創新力、攻關力、傳承力“五力”培育發展方向,全力打造“工匠學院+實訓基地+線上線下結合+技能競賽+工匠選樹”的“五位一體”長鏈條職工技術技能提升工作體系,以高技能人才培養全面助推保定高質量發展。
自2023年4月保定工匠學院揭牌成立以來,聚焦培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工匠人才,創新推出“雙元制”育匠模式,聘請行業專家,開設“工匠雲學院”和“數字工匠雲課堂”等24門課程。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了涵蓋電商、數字工匠、機器人操作等27個職業(工種)的培訓166期,參訓人員達25.3萬餘人。2024年,保定工匠學院“雙元制”育匠模式入選全國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同年10月,該工匠學院入選全國總工會首批100家重點支持工匠學院,作爲全國工匠學院代表在全國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工作會議作典型發言,創新性理順解決工匠學院資金渠道難題,不斷創新“保定工匠”選樹培養方式。
依託保定技師學院的資源,保定工匠學院利用中德(保定)工業4.0智能製造公共實訓基地,與華北電力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4所高校以及長城汽車、天威保變等23家企業合作,建立了覆蓋傳統制造業、先進設備製造業、手工業、食品行業、醫藥行業等多個行業的育匠基地,爲工匠人才的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結合全市工會開展的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通過強化工匠學院與職業院校、企業等社會資源合作,建立日常培訓和賽前集中培訓常態化機制,在大賽中發現工匠、錘鍊工匠,完善“保定工匠”培育鏈條,促進職工技能水平普遍提高。
圍繞全市“7+20+N”現代化產業體系,保定市總工會以人才爲“關鍵變量”賦能產業發展,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深入挖掘和培養紮根基層、技能卓越、貢獻突出的高技能人才,穩步推進“保定工匠”的命名工作。
據瞭解,被命名的“保定工匠”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長期踐行執着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勇於創新、開拓進取,保質量、提效率,在所在行業和單位作出了突出成績。三年來,全市各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帶頭創建工作室526家,創新發明1000餘項,提出合理化建議近2萬條。其中,河北省勞動模範、“河北大工匠”、“保定工匠”、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樂凱醫療乳劑車間工段長張宏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保定工匠”、河北翰鼎雕塑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高英坡入選全國總工會首批“大國工匠”培育對象名單。
保定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趙武衛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快打造一流工匠學院,培養更多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工匠人才,爲保定奮力推動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攻堅新顏值、決勝“十四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河北工人報記者呂新生 通訊員方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