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offer都拿到了,最值得繼續加申的兩所英國大學!
最近ucl,曼大這些又下起了offer雨,今年英國大學整體的申請難度來說,是寬於過去兩年的。所以很多學生的申請結果其實部分是高於預期的。
有些學生以爲今年已經申的可以了,就停止繼續探索了,其實大可不必,今年可能處處有驚喜,就qs前50的學校也可能存在你去挖掘的地方,沒必要把目標止戈在布里斯托或南安以及格拉這些學校,就停止了你的申請季。
就如果你第一輪已經拿到英國qs50-100左右段位的學校之後。可以先交個押金,然後繼續去衝更靠前的。尤其是下面這兩所,今年也會給你開一線生機。
No.1 UCL
我們每年申UCL太多了,這個學校幾乎被我們團隊申爛了,幾乎每個專業我們都挨個來了一遍,撿漏的專業每年都要回來好幾遍。作爲專業申請英國名校的團隊,UCL對我們來說是沒有秘密的。
UCL看上去高大上,作爲G5成員學校,它的申請門檻的確不如其他幾個。甚至很多差異化的專業裡面,申請難度不如王曼愛華。當然,這不是說ucl這個學校不行,而是ucl這個學校太懂創收,也太喜歡去開縫合課程了。而且這類專業量大管飽,ucl有幾乎三分之一的專業都是比較好申的。難啃的,硬骨頭的也佔比不到三分之一。所以拿捏好專業,你其實已經半隻腳進入ucl了。
爲什麼說,這個學校適合加申?
有四個原因,一是ucl不喜歡搞擇優錄取,它整體是rolling的,先到先得,你背景在人家的審覈線就有機會給offer。二是需要面試的專業很少,除了管院的幾個幾乎都不需要面試,這對中國學生本身來說是友好的,國內學生你讓他們筆試都是人中龍鳳,你讓他面試,他容易整不會了。
三是ucl是前百學校裡面爲數不多的保留2.2專業比較多的一個學校。就英本2.2想申請好學校其實比較艱難的,尤其是申前百的學校,但ucl有機會,而且每年都給不少機會。對於英本和海本學生來說,這就是個切入點。均分低一樣有機會摸到ucl。
四是ucl申請週期比較長,下一輪截止週期在3.31,到這個時間點,很多學校其實已經都截止申請了。沒什麼offer位置了。但ucl還有,這個學校3月底到6月底又是輪撿漏期,那時候還剩下的能申的專業基本都是可以二次去補申撿漏的專業。甚至有些專業會一直錄取到7-8月。這個學校從10月開放申請,申請季最晚可能到隔年8月,就每週都有offer在發出。
這樣的名校,我只希望曼大、愛丁堡、IC這種稍微能效仿下,核心專業頂沒問題,稍微也要放點縫合課程出來的。雨露均沾多好?
No.2 kcl
你的王KCL這個學校,今年門檻也下調了,不如去年那麼狂了,動不動就是雙非90都亂拒,去年kcl真的是殺瘋了,每一波出幾個都是一大波拒信在前,offer很少。
今年的KCL溫和多了,雙非一樣錄取,像江西財經,天津財經,山東財經,南京審計,甚至上海立信會計這些雙非學校今年都有學生順利拿到他們家offer,而且是商學院的offer。去年雙非是一頓爆拒,搞得很多人以爲kcl也開始控211比例,其實不是的,只是因爲競爭太激烈,他們優先錄英本更多,然後才輪到國內985和211。
今年生源少了點,熱情有點減退,也開始在雙非裡面挑比較優秀的了。所以,25fall的這波行情裡面,是利好雙非績點比較高的,均分在88+就有希望拿到好的結果。
還有就是,kcl你只要不申商學院和他們的傳媒學院的課程,機會還是多的。傳媒板塊英國斷層太大了,除了lse,就是kcl接上了,所以難度很大,學校也很飄,申請難度很難去控制好。但如果你不申這兩個學院,往社科類,教育類,以及一些泛商類去申,也是大有機會的。
kcl這個學校的難點主要在於成績要求上,它很多專業都要high2.1這個分數,也就是英本也需要65+,和lse這種基本con一樣的分。其他2.1的專業也有,但比例更少。2.2的專業這幾年基本都迭代掉了,差不多沒有了。以前教育類都是2.2的現在都升級了。所以,對國內學生和英本學生來說,申這個學校你績點不能低,低了即使拿到condition offer,也難換到uncon offer。
不過好在這個學校也給你留了一個機會,就你如果只是差一丟丟的分數,argue下,學校也是會給你機會的。這個東西就要看你會不會和學校爭取了。
總了個結:其實不止ucl和kcl值得你拿到保底後去衝刺,如果你背景能再進一步,還可以考慮下牛劍的撿漏專業。牛劍的碩士和本科不一樣,本科基本10月左右就大面積截止了。碩士的話,看不同專業,申請截止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也能持續到3月後,基本放到1-3月還能繼續申的專業,都是那種班級規模稍微大點,接納中國學生多點的那種專業。小衆的那種專業基本很快就在去年聖誕前後截止了。
有一說一,加申也是一門技術活,就你本身什麼專業,本身成績多少,去衝一個什麼專業,以及如何準備這個專業的文書,都是講究的,越是好的學校越看這些東西。反而Bristol往下的那些學校基本不太看文書,你用一套文書申請都可以。而這之上的學校,你幾乎要每個學校挨個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