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覺中午起牀「算熬夜」? 臺大醫揭6大健康危害

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己常常半夜3、4點入睡,會睡到中午才起牀,但相當不解明明也睡滿8小時,爲何常聽到「日夜顛倒對身體很傷」的說法?示意圖/Ingimage

你平常都幾點才上牀睡覺?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常常半夜3、4點入睡,會睡到中午才起牀,但不解明明也睡滿8小時,爲何常聽到「日夜顛倒對身體很傷」的說法?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這名女網友在Dcard以「爲什麼日夜顛倒對身體不好?」爲題,指出自己都是半夜才睡覺,雖然都有睡滿8小時,但這也算是熬夜嗎?她說臺灣的白天,正值美國夜晚,若生活作息與所在地相反,應該才構成日夜顛倒。原PO好奇若長期待在無光的環境裡,是否可以讓身體自動調整作息,將「白天當夜晚、夜晚當白天?」

貼文一出後,不少網友表示,「身體的原廠設定是那樣,生理時鐘也是跟着大自然的規律,睡對時間很重要,不是有睡就好」、「我看長期上大夜班的朋友,他也都有睡滿7到8小時,可是狀態還是蠻差,直接從活潑大E人變超Emo,而且至少胖15公斤」、「每天不固定比較傷身,早睡早起身體荷爾蒙跟代謝,會比晚睡晚起正常一點,這個跟日照與燈光有關」、「曾經日夜班都做過幾年,覺得睡眠時間不固定比較傷身,夜班後如果曬到太陽會比較容易不想睡,所以保持黑暗蠻重要的」。

事實上,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長黃國晉曾表示,熬夜與壓力容易造成肝損傷,特別是B、C型肝炎患者更容易肝功能異常,若長期熬夜可能導致睡眠障礙,容易失眠,身體發炎指數上升,引發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或中風機率大增,建議成人最好11至12點間入睡,孩童最好10點前就寢,睡滿6到9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