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不能亂走的鬼城」翻身擊敗天龍國? 在地揭房價天花板
▲曾經草比人高、被稱爲的霧都鬼城的林口,房價已不可同日而語。(圖/ET資料照)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曾經草比人高、被稱爲的「霧都」、「鬼城」的林口,房價已不可同日而語,最精華地段上看7字頭。最新一集《地產詹哥老實說》邀請在地深耕的立陽開發董事長Sunny,他分享他眼中的林口,並點出目前的房市發展。此外,也迴應林口的兩大痛點,並點出1類人不適合住林口。
▲點擊收聽Podcast《地產詹哥老實說》,解析林口房市現況。
據實價登錄資料,5年前林口大樓每坪成交均價約34萬元,如今已逼近58萬元,5年以下新成屋行情更已突破6字頭,三井Outlet周邊甚至上看7字頭。
Sunny爲林口第八代在地人,面對林口「鬼城」的封號,他回憶:「小時候的林口確實有許多小徑、湖泊,晚上不敢亂走,但那並非鬼城,而是樹林與自然環境的寫照,林口早期僅有少數幾個裡,不像現在發展成一大片重劃區。」
談到林口的最大改變,Sunny指出是「人口」,「林口人口已達15萬,若包含龜山山上的華亞科、工一、工二等區域,整個大林口生活圈約有30萬人居住。」
林口現在仍屬新北蛋白區,Sunny董事長反問:「臺北市的蛋殼區你覺得是哪裡?」他點名:「北投、文山、萬華、大同等區,如果林口被歸位爲蛋殼區的話,以上4區的收入都輸它,年均所得都輸林口。」
Sunny指出:「林口目前人均所得排全臺灣前10,遠高於臺北市部分區域,主要歸因於廣達、元太、中興電、智盛電子等衆多科技公司進駐,提供大量高薪就業機會。」
▲Sunny指出,林口目前人均所得排全臺灣前10,遠高於臺北市部分區域。(圖/翻攝自《地產詹哥老實說》)
對於林口目前的開發狀況,Sunny指出:「若以100%土地開發量來看,住宅與商業區已開發約70~80%,剩下的土地大多已有建照,只是尚未動工,目前要在林口買地非常困難,釋出的土地很少,並已被大型建商掌握。」
林口近期新案均價已破60萬元,三井Outlet周邊甚至來到70萬元,林口房價是否已達天花板?Sunny認爲:「房價一定會修正,但關鍵在於修正的健不健康,只要臺灣景氣持續向上,房價的修正只是短時間的盤整,而非長時間的修正,因爲錢真的太多了。」
在林口地段選擇上,他建議若有捷運需求可選前段,但他個人偏好「林口中段」,即文化二路至仁愛路之間,因爲主要生活圈、公園、餐飲等生活機能都集中於此。
展望未來,Sunny表示:「林口不僅有廣達、元太等大廠,還有許多與AI相關的公司,甚至未來還有新的產業會進駐並擴廠,此外鄰近臺北港很近,目前正拓寬道路,將有助於貨運運輸,林口後續還有兩期重劃區尚未開發,未來仍有更多重大建設的機會。」
至於林口是否有「地雷區」?Sunny表示:「林口全長僅四公里,前段、中段、後段各有不同行情,從7~5字頭不等,林口是重劃區,沒有既定的嫌惡設施,因此不覺得有一個地方是不能買的,只有不能買的價格。」
▲鄉民認爲林口兩大痛點,分別是塞車與潮溼。(圖/ET資料照)
關於林口兩大痛點,塞車與潮溼。Sunny認爲:「潮溼並非林口獨有,新店、汐止等山邊地區也同樣潮溼,現代科技如中央空調除溼機,可輕鬆解決潮溼問題,因此這並非購屋的重大阻礙。」
至於塞車,他坦言:「上下班高峰期高速公路閘道確實擁堵,但觀察許多林口居民會調整上班時間,例如錯開尖峰時段,或選擇在林口當地就業,因爲林口的工作機會已足以支應生活所需,讓居民形成微型生活圈。」
什麼人不適合住林口?Sunny董事長思考後笑稱:「可能很愛喝酒的人不能住林口吧!」他解釋:「林口缺乏夜間娛樂場所,若要到臺北喝酒,計程車費單趟就要800元,相當昂貴,這或許是未來林口發展酒吧等微型生活圈的藍海。」
總結來說,Sunny認爲:「林口房價雖已高漲,但隨着科技產業的持續移入與區域發展,未來仍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