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寄養家庭的家長超過55歲 基隆招募新血守護兒少
基市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舉辦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處長林麗蟬號召民衆加入,協助照顧暫時失去家庭照顧的孩子。圖/基市府提供
基隆市寄養家庭的家長,已有半數超過55歲,寄家戶數也不敷需求,市府規畫提供喘息、分級補助和旅遊等方案,希望招募更多新血加入。學者表示,寄養家庭政策應多倡議,有心加入就好好培訓,讓弱勢兒少得到更好的照顧。
基隆目前有43戶寄養家庭,照顧約100名寄養兒童,照顧量能趨近飽和。半數以上寄家的家長超過55歲,出現高齡化的隱憂。青壯年晚婚、晚育或不育的趨勢,加上處於事業發展階段,投入意願降低,使得寄養家庭招募面臨挑戰。
基市府今年起與社團法人臺北市幼托協會合作寄養服務方案,爲寄養家庭提供指導與協助。兒少處14日舉辦寄家招募說明會,吸引11戶家庭參加,希望能號召更多人加入寄養家庭行列,爲暫時失去家庭照顧的孩子,提供溫暖與安全的家。
基市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長林麗蟬表示,爲讓寄養服務得以延續,減緩寄養家庭照顧孩子的壓力與辛苦,市府除了提供基本的照顧費用補助外,今年還將提供照顧分級補助、喘息服務、補習安親費、健康檢查及親子旅遊補助等多元措施,並透過社工協助,確保寄養兒少獲得最佳的照顧。
有18年寄養媽媽經驗的柳銘君,在說明會中向有意加入的家長分享心得。她說,孩子初來她家總是忐忑不安,但只要家庭成員真心對待,耐心陪伴,逐漸建立信任,就能讓孩子融入家庭,最後要離開時反而流露的不捨。
師範大學社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賴月蜜表示,寄家家長年齡提升及戶數不足是各縣市普遍困境,未來要多多倡議,可以培力資深家長宣傳,國外也有請大明星協助。
賴月蜜說,從寄家招募相關數據顯示,報名加入寄養家庭和錄取比例很懸殊,也就是很多人有意願,但被刷掉。 一般人的父母親,也沒有100分才做父母,所以只要報名者有心,就可以錄取,再運用社工專業努力栽培。
對於寄家的支持,賴月蜜認爲喘息服務最重要,因爲帶自己的孩子也會累,寄養小孩的原生家庭可能都有些狀況,不可能全天24小時,1周7天都不休息,要有一些替換,要有一些喘息,或是社工資源多一點進來,連結一些資源來幫忙帶孩子,否則寄養父母親的壓力太大了。
基市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舉辦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安排資深寄養媽媽分享經驗。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舉辦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號召民衆加入,協助照顧暫時失去家庭照顧的孩子。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舉辦寄養家庭招募說明會,號召民衆加入,協助照顧暫時失去家庭照顧的孩子。圖/基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