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新埔里銀髮俱樂部仙拚仙 里民:各有各的好
新埔里商圈協會理事長蔡鈴福所設立的銀髮族俱樂部,與里長陳芷婷主導地點僅距百餘公尺。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板橋區新埔里兩處銀髮俱樂部,分別由現任里長陳芷庭與新埔里商圈協會理事長蔡鈴福主導。近日,陳芷庭在行動治理座談會上質疑社會局決策瑕疵,導致資源重疊。對此,民代與社福專家認爲,板橋高齡人口密度高,多個據點無妨,若能合作更有助於長者福利,市府應積極協調,避免俱樂部淪爲政治角力場。
市議員劉美芳認爲,銀髮俱樂部的成立應以「先申請者爲主」,後來者則應尊重,並建議雙方多溝通,將資源結合,才能讓利益最大化。「兩邊難免會有競爭關係,但市府應思考如何整合,避免衝突,這應該不是單一個案。」
議員周勝考則表示,自己身爲新埔里里民,深知地方情況,認爲資源應該不會重疊,因爲板橋區的高齡人口稠密,不管是由里長或商圈協會,成立俱樂部,都有助於地方發展。同時他也提到,陳芷庭設立的銀髮族俱樂部主要還是針對新埔里居民,而蔡鈴福設立的銀髮族俱樂部則是還有其他鄰里的居民。他認爲,競爭能帶來更好的服務,「重疊纔會競爭,有競爭纔會進步」,但也希望外界不要過度政治化,只要據點迴歸到爲長者服務的本質。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指出,這一切關鍵在於政府資源是否充足,「如果資源充足,就不至於有重疊問題。」她進一步說明,不同地區的情況差異極大,有些地方一個據點服務幾十個或一百多位老人,而有些地方則需一個據點應對數千位長者,所以資源如何妥善運用纔是重中之重。就板橋而言,由於高齡人口衆多,再加上俱樂部活動類型各有區隔,若能依據長者實際需求規劃不同功能的據點,不僅能避免資源浪費,也能讓服務更加精準和完善。
臺北大學教授曾敏傑則從社區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爲「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本來就是地方重要資源」,但過去也常見里長與協會之間關係不睦,甚至成爲政治競爭的舞臺。他指出,新北市近年積極拓展銀髮據點,符合資格的單位都可以申請,因此「關鍵在於是否有人願意跳出來設立據點」,而不應該讓政治因素干擾長者福利。
曾敏傑也提到,臺北大學的高齡社區研究中心與新北市合作的高齡社區專案,在三峽、鶯歌、土城、樹林就有約70幾個據點,「像板橋這樣的高密度區域,有多個據點其實是合理的」,只要符合標準、政府監管得宜,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67歲陳姓男子表示,新埔里老人人口多,有兩個俱樂部可以選擇是好事。73歲王姓婦人認爲,若只有一個據點,反而會造成資源過度集中,影響活動品質。75歲李姓男子說「各有各的好」,應該正向看待。
里長陳芷庭設立的銀髮族俱樂部,就位在里長辦公室。記者張策/攝影
新埔里商圈協會理事長蔡鈴福所設立的銀髮族俱樂部,與里長陳芷婷主導地點僅距百餘公尺。記者張策/攝影
里長陳芷庭設立的銀髮族俱樂部,就位在里長辦公室。記者張策/攝影